第46页(2 / 2)

“从去年五月到现在,老天爷不给面子,没怎么下雨。对咱靠天吃饭的庄户人来说,这是要命的事情?怎么办?本老爷觉得,不能坐以待毙。也不能只看眼前,今年的旱情要是明年也来一次,怎么办?大家看见那个池子没有?看见井没有?这都是办法,不过这些法子本老爷觉得还是太笨了。咱得想个聪明人的法子,大家说对不对?”

陈燮一番话,说的众人轰然大笑,神医老爷没架子,对庄户人客气的紧。大家从最初的敬畏,到现在的愿意跟他亲近一点点。

“大家看,这是一根毛竹,去掉前面一截,从尾部打孔疏通中间的节,用烧红的铁钉,在上面钻了眼。这东西很简单,是个人都能做的到,对不对?”陈燮这么说,众人齐声应和:“对!”

走到水池跟前,抬手一指上面的出水管道:“看见没有,这是开关,顺着这个方向拧,水池里的水就出来了。这是水管,水池里的水从这里到毛竹,水从毛竹上面的眼里头下来,达到浇地的目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节省大量水,大家都知道,老天干旱,不下雨啊。只好省着点用。”

孙国桢一直很安静的看着,看的很仔细,但见短毛神医抬手拧着开关,没一会就听人喊:“出水了,出水了。”孙国桢走到田边,看见四个汉子蹲在陇边,毛竹两头都绑了棒子,四个人抬着毛竹,不用费太大的劲。水正在从毛竹上的眼里往外喷,有个人在数数,从1数到120下的时候,就喊了一声停。

开关关上,水真的就停了,抬着毛竹往前走一截,后面拖着一根长长的管子,不知道为何物所制。一陇地浇到头,换一陇继续,如此反复,轻轻松松的就把地浇了。如果要说难的,就是从井里打水到水池里这个过程了。

孙国桢还是有见识的,对比之前拎着桶在田间一瓢一瓢的浇水的场面,无疑这个法子更为高效,还省不少力气。

这时候陈燮又说话了:“大家都听好了,昨个可都见识了小推车的便利,一个人就能推着两百斤,用来推水可比一条扁担快的多了。想要小推车的,想要这个管子和毛竹的,都去张铁头那里报上姓名。先说好啊,这些好东西可不白给,你得出力气干活。煤窑那出的煤炭都堆成山了,想要推车就去帮着运煤,不要多,运个五百车,小推车、软水管、开了眼的毛竹,就都是自己的了。”

这时候葛先才开口问:“神医老爷,您要那么多煤做啥?那玩意烧火有毒。”

陈燮笑眯眯的走过去,抬脚就是一踹,葛先才给踹翻在地,孙国桢皱眉时,众人哈哈哈的大笑,一点都不生气的样子。

“你都知道煤炭在家里烧火的时候有毒,本老爷能不知道?该怀疑本老爷,踹你都是轻的。”一番话说完,众人又是轰然大笑,好像被陈燮踹了很出彩似的。

第六十章 不出所料

“好了,都赶紧浇地吧。上午浇地,下午要是闲着没事,别就知道在家打老婆孩子玩,去村子西边的煤饼作坊干活,一个下午挣的不多,两斤米,大米小米随你选。不愿意要米,那就给铜板,铜板还不愿意要,干完活就赶紧滚蛋,本老爷不嫌干活不要钱的傻子多。”

现场又是一阵笑声,一些妇人笑的同时,眼睛就没离开过短毛神医。

“走了走了,去张铁头那报名去!”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众人轰然而动,水都不担了。

孙国桢看着奇怪,跟在大家后面,不紧不慢的往前走时,陈燮来到跟前,拱手致意:“这位大老爷请了,在下陈燮,字思华,添为本地庄主。”

孙国桢笑着拱手回礼:“你倒是好眼力,说起来本官吃过你的药,治好了伤风。”

陈燮很明显的一怔,旋即长揖:“见过抚台大人!”孙国桢一愣道:“怎么,思华有官在身?还是捐了功名?”

这话不是乱说的,寻常百姓见了县官,都得喊一声大老爷,还得跪着喊。见官不跪,那得有功名,或者有职务在身。你要是个武职,那就更对不住了,而三品的武官,见了四品文官,潜规则就是要跪着见礼。

这些规矩,陈燮是懂的,但是他没有给人下跪的习惯。孙国桢这么问,陈燮笑的有点勉强道:“在下倒是捐了个团练大使的差事,登州王大人委的。”

孙国桢一听这个,忍不住笑了笑,也没有真的不满的意思,陈燮不是寻常人,神医嘛,对他自然不能以寻常之百姓。

“这个王大人倒是好算计,区区一个团练大使,县令就能委任。不用一分钱粮,还能卖些银子。”孙国桢心里是这么想的,嘴上却道:“原来如此,团练大使不算官,思华非常人也,不必拘泥常理。走,带本官去看看,什么小推车这么受欢迎。”

陈燮说的小推车其实是独轮车的高级版,一行人还没走太远,就看见一对夫妻在拉水。女的背个娃娃在身前,车子前面拉着一根绳子,后面的男子在推车。车上载着八个铝制的水桶,桶内放了些树叶,避免摇晃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