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明白就好。”唐纳德说,“现在知道我留你在这里干什么吗?”
“少爷您是担心小姐可能有什么事情要找我们?”加尔文不确定的说。
“这次你倒是聪明了。”唐纳德笑了起来,“记住,你什么都不需要主动做,只当没有这事。如果德娜姐姐真的要找你,她自然能有办法。如果她不想被你找到,就凭你也找得到她?”
“我明白了。”加尔文说。
“如果德娜姐姐找到你,她说些什么,你立刻用最高的密码发回来。她要是对你有什么要求,在不影响家族的条件下,你就按她说的做。”唐纳德最后交代说。
……
两天之后,德国人正式宣布了竞标结果,摩根-麦克唐纳造船厂的两个设计方案全部中标,依据双方的合同,这两种战舰的第一艘都在美国的摩根-麦克唐纳造船厂建造,而后面的四条则分别由日耳曼尼亚造船厂和斯德丁的伏尔铿造船厂承建。合同涉及到的价格也基本上与摩根-麦克唐纳造船厂的报价无异。
与此同时,两家造船厂也都宣称和摩根-麦克唐纳造船厂达成了一揽子的合作协议。其中既包括技术转让,也包括融资合作。(总不能让摩根没事做吧)
同时,德国最大的军火集团——克虏伯公司也和美国最大的军火企业——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达成了一揽子的技术合作协议。双方代表在签字的时候表示,这次强强联合的达成,不但有益于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创造更多的财富以回馈社会,也将必将为全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
“该死的美国佬!他们完全就是这个世界的搅屎棍!只要什么地方有利益,他们就会像苍蝇一样的扑过来,像……该死的,我都想不明白该用什么来形容这些该死的家伙了。总之,哪里有麻烦,哪里就有美国佬!1812年的时候,我们真该咬咬牙,彻底的灭了这些家伙!”
虽然索尔兹伯里侯爵这样咬牙切齿的说,但是几次出任英国首相的他也明白,1812年的时候,英国可绝对没有余力真的去踏平美国,那个时候,拿破仑一世皇帝陛下还在欧洲大陆上活蹦乱跳呢。这个时候,英国怎么可能全力以赴的去灭了美国?
这些年来,索尔兹伯里侯爵一直小心的操弄着“光荣孤立”的政策,很开心的看着欧洲大陆分裂成了两个集团,德奥意同盟和法俄协约。将大陆实力均衡玩得直转。可没想到,搅屎棍后面又跳出来一个搅屎棍。那些该死的美国佬先是给布尔人提供武器,现在更过分的是,他们居然挑唆着德国挑战英国的海权。
索尔兹伯里侯爵知道,美国佬玩的不过是和自己一样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他们之所以敢这样做,也正是看准了英国现在被各种事情拖住了手脚。所以赶紧解决布尔人的麻烦就成为必须的了。
除此之外,为了应对德国人的造舰计划,进一步强化海军也就是必须的了。然而,该死的美国佬,真没想到他们的技术竟然已经进步到了这样的地步。
英国人的13寸炮刚刚已经完成了实验,皇家海军正准备在将来与德国的新的造舰计划对应的战舰上面。然而,美国人这个时候突然抛出135寸的火炮,这不就让大英帝国的火炮还没装上军舰就先落后了吗?这样的事情怎么可以容忍呢?所以,整个战舰的计划都必须重新修改,而且,火炮也必须更新。
事实上因为英国人同样没有身管自紧技术,所以虽然此前他们和美国人用的是一样的12寸火炮,但是老实说,英国人的12寸炮在性能上还是要比美国炮略微低一点点的。如今美国佬给德国人提供了135寸的大炮,那么英国人继续用13寸炮,那就简直是找死了。所以火炮计划也必须改变。海军部刚刚已经下达了新的要求,他们表示需要一种14寸甚至是15寸的火炮。
第五百零二章 集中营(一)
好几个月了,布尔人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现在在南非的确已经没有布尔人占据的城市了,但是英国人依然没能恢复南非的秩序,因为如今南非到处都是布尔人游击队。这些游击队只要一有机会,就会袭击英国人。而当英国人想要去消灭他们的时候,却发现,这些游击队就像突然变成了鼹鼠,都钻进了地底下一样,根本就找不到了。
英国人知道,这些游击队一转眼,就都变成了“和平居民”了,也许你走在大街上,从你身边走过的某个人就是游击队的情报员,也许你在某个农庄里临时驻扎休息的时候,一群游击队员就躲在农场主的某个地窖里。总之,用纽约时报上的说法就是:
“英国人已经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如今在南非,处处都是警惕的眼睛,处处都是复仇的枪口……”
最近的几个月里,一次大规模的作战行动都没有发生,但是小规模的战斗的次数却高的惊人。短短的两个月里,共发生了三百多次战斗。几乎每天都会有两次以上的战斗发生,每次的伤亡其实也有限。有些战斗甚至未必有人伤亡,就算伤亡严重的,一般也不会超过百人。但是架不住战斗的次数多,这两个月里英军的伤亡也有好几千人了。更要命的是,英军士兵们必须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保持警惕,睡觉的时候都必须睁开一只眼睛。结果大批的英军士兵出现了神经过敏呀什么的一大堆的问题,士气自然也下降得一塌糊涂。
几天前,布尔人游击队又成功地袭击了守备森严的约翰内斯堡金矿,炸毁了其中的一些关键设备,使得这座金矿得以重新生产的日期又要向后推至少一个月了。
这个消息自然又让黄金市场随之动荡,于是英国驻南非军队司令基钦纳勋爵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压力。英国国内要求他立刻采取有力的措施来“恢复南非的秩序,不要让它成为帝国身上永不愈合的伤口。”(《泰晤士报》语)
“看来真的只能采用这样的做法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基钦纳勋爵这样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