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上面书着四个大字:慈悲心肠!
百姓们是质朴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心里清清楚楚,不需要别人告诉。徐州城虽大,可能为穷苦百姓免费诊治,并尽心尽力者,只此王平安一人!
从古至今,医术高明者无数,可真能口口相传,被世人记住的,唯有医术和医德并重者!百姓无法送妙手回春这样的匾额,因为王平安并没有悬壶,并不是真正的医生,却送慈悲心肠,以表示对王平安的感谢!
牛正宏在车上看着,点头道:“看来无需考较了,民心所向……”这个词用在王平安身上不合适,改口道:“这么多人都说他好,那便是好了!”
常庆丰道:“是啊,是啊,平安小神医果然名不虚传啊!”
赵璧跟上来了,嗷地一声大叫:“刺史大人到!”
卢秀之不甘风头他一个人出,紧接着叫道:“亲来为平安小神医道贺!”
热闹的人群瞬间静了下来,百姓们纷纷回头!牛正宏背光而立,百姓们看他都需眯起眼睛,只感刺史大人沐浴在阳光之中,光芒四射!
牛正宏心想:“在本官的治下,徐州竟出了这等人才,这是政绩啊!”
第七十八章 对于讳疾忌医者
牛正宏冲百姓们一拱手,道:“本官得闻,我徐州出了位医术高明的少年郎,姓王名平安,是以今日特来寻访,不想与各位父老乡亲相遇,看来你们也知道平安小神医之名了!”
常庆丰心想:“来之前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就算刚才在车上,你还不停地抱怨呢,一下车怎么就变调调儿了!”
牛正宏又道:“百姓所想,即是本官所想,父老所愿,即是本官所愿!来来来,这块匾额就让本官为平安小神医挂上吧!”
说着,他下了马车,向大门走去,百姓们纷纷给他让开一条通道。常庆丰跟在后面,再后面则是两个满意得洋洋的年轻人,正是赵璧和卢秀之!
来到门口,一名壮汉回过味儿来,忙把一根竹竿递到牛正宏的手里,牛正宏举着竹竿比划了一下,壮汉们齐声叫道:“上匾!”全都使力,将匾悬了起来,门上自有人去固定!
王有财和杨氏没见过刺史,也不知此人是真是假,但见大家都这么尊重,便觉得应该是真的吧!刺史可不是小官,那是徐州最大的官了!
老两口连忙上前,就要跪下给牛正宏行礼!牛正宏连忙伸手相扶,不让他们真的跪下!王有财忙道:“草民不知刺史大人要来我家,这这,这啥也没准备啊,草民这就叫厨房去准备酒宴!”
杨氏也是吃惊,刺史大人怎么来了?今天只是百姓送匾额来,又不是官府送的,就算是官府要送,也不必刺史亲来吧!唉,看这刺史的模样,长得还挺敦实的,跟我家的不少佃户差不多,他要是去种地,应该会是个好把式!
好把式牛正宏看向王平安,笑着摸了摸唇上细胡,道:“这便是平安小神医?”
王平安当即上前,一撩袍角就要行礼,动作稍微慢了点儿,等着牛正宏搀扶,他也就不用跪下了!
果然,牛正宏忙道:“不必多礼,平安你为百姓治病,解了多少百姓之苦,该是本官谢你才对!”他在府中时,对别的医生不客气,结果大家谁都不敢出力,现在他反其道而行之,对王平安特别的好,特别的客气!
围观群众可是一直围到了村外,两三千人哪,虽然太外围的看不到里面的事,可有人现场直播啊,嘴巴不停,将里面发生的事,不停地说出来,供外面的人听!
百姓们哦的发出赞叹,平安小神医名满徐州,连刺史大人都这么尊重他,还要谢谢他,平安小神医是好人,刺史大人也是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