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1 / 2)

“有啊,我打算出一百贯,只要能有我名就成,咱只是小户人家,可没能力上万上万的捐!”有的人回答。

“那我捐一百一十贯,只要不是最后一名就成啊!”先前问话的人道。

回答的那人不愿意了:“嘿,你倒是想的美!我捐一百二十贯!”

财大气粗的多捐,只是普通富户的少捐,但人人都捐,没有落下的,有钱的想要个好名次,而钱少的只要书册上能有自己的名字,哪怕只被皇帝扫上一眼,那也是祖坟冒青烟的事,所以就算是再抠门儿的地主老财,这时也没有落后,人人踊跃捐款!

人群中,卢秀之挤到了赵璧的身边,小声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看来如果做好人能得到利益,这世上还真没有想当坏人的。咱们一向看王平安做好人,不成想今天咱们也做了!”

赵璧道:“以后得跟紧点儿,王平安走到哪儿,咱们就跟到哪儿!”

他哥俩儿忙着给王平安发好人卡,王平安却已经离了正堂,去后院见尉迟恭了!

尉迟恭在书房里,他闲着没事儿,翻看牛正宏的书籍,翻着翻着,忽然从书里翻出一个药方来,看着药方,念道:“藿香正气散!嗯,这个名字不错,是个好名。咸同是什么意思,药方前面干嘛加这个两字,莫名其妙?”

正想着呢,他见王平安进来了,笑道:“平安孩儿,前面的事办得如何?”

王平安笑了笑,点头道:“还算顺利,并没意外。只是晚辈阅历不丰,具体事宜还要别人去办,我只能干看着,可光闲着也是无聊,便过来和仙长说话!”

尉迟恭嘿了声,道:“如果事必躬亲,那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如果你事事都要把住不放,不让别人去办,那别人反而会认为你挡了道路,不让人家有所表现了!”

他扬了扬手里的药方,道:“你懂得医术,来看看这个方子,道爷虽不太懂,但觉得这个方子应该不错,就是名字让人费解,咸同是什么意思?”

王平安接过药方一看,笑道:“这个方子是我想出来的,经过验证,还是很好用的。咸同就是咸同书院的意思,因邱问普山主想要著一本书,所以便要了我这方子去,想要记入书中!”

“这个方子很好用吗,治什么的?”尉迟恭又拿过方子,仔细看了起来。

提起这个方子,王平安感触良多,他道:“这个方子用处很多,有宣化湿浊,调和胃肠之用。用药以藿香为主,辛散风寒,芳化湿浊,和胃悦脾,辅以行气燥湿之品,使风寒解而寒热除,气机畅而胸脘舒,脾胃和而吐泻止,邪气去而正气复。故此方名为藿香正气散。”

说了不少,尉迟恭句句入耳,却没怎么明白,但他却点头道:“很好,道爷一看这方子,就知道它有这许多的妙处!不过你把它给了什么山主,却有些不妥,那不变成了他的方子了吗,你白出力气了!”

王平安摇头道:“那可不是。象大灾之年,如要爆发瘟疫,这个方子的用处可大了。邱山主是大名士,他的书一旦出版,想必不少人会看,那么流传的速度就快,这比我给人治病,一个一个的告知,要快得多。只要病人能少受些罪,一个方子而已,我又有什么舍不得的了!”

尉迟恭笑道:“你倒是豁达,要是换了道爷,那就不成了!如要说传播,那当然是把方子呈给皇上,请皇上交给太医署,到时雕版印刷,岂不更快!”

王平安眼睛一亮,道:“皇上也懂医术?”

尉迟恭摇头道:“那倒不是,但皇上对这种事是很上心的。嗯,这样吧,我把这个方子夹在奏章之中,一起送进京去。这次赈灾范围不小,徐州用不上,可别的地方却没准儿用得上呢,咱们这就写奏章!”

尉迟恭走到桌后坐下,选出一张好纸,这才提笔开写,写到一半,他忽地道:“道爷打算把你的功劳都写上去,但要用到你的名字,你名叫平安,可表字呢?”

王平安摇头道:“我没有表字,要不然仙长给我取一个?”

尉迟恭想了想,却道:“取表字的学问可太高深了,道爷取不好,那是要用一辈子的东西,可不能马虎。要不然我就写你没有表字,求皇上给你取一个吧!”

王平安听着一愣,道:“皇,皇上给我取表字?能行吗,皇上那么忙……”

尉迟恭笑道:“再忙,也不会连取个表字的功夫都没有。你性子温和,不骄不躁,我曾说过你和克明公很象,而皇上也很喜欢克明公,我把你的性子和皇上一说,他必定欢喜,虽没见过你,但心中只要一想到克明公的样子,也就有了你的轮廓,那表字也必会取得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