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2 / 2)

王平安心想:“这人好象是长安口音吧,官话说得挺不错,可就是没有礼貌,问路也不说个请字!”他用手向后一指,却没说话。

这大汉也不称谢,打马便走,三人一车转眼就去得远了。王平安摇了摇头,接着向徐州城走去。

这三人一车不是别人,正是米小苗和蒙氏兄弟。米小苗在附近一处小镇上,发现一个乞丐,这乞丐的后脖子上得了病,从样子上看,极是严重。

蒙大恬便给米小苗出了个主意,想用这个乞丐试试王平安,看王平安是否真的是医术高超。如果医术高超,那再和王平安说太子请他重阳节登高聚会,如果医术不高,那三人拍屁股走人,不再答理王小骗子!

米小苗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于是便把那个乞丐带上,在镇上换了普通百姓的衣服,又雇了辆马车,载着乞丐向五里村跑来!

五里村邻近徐州城,这里虽算不上繁华,可也有不少的村庄,本地人当然都认得路,可外地人初次来此,难免就会发蒙。王平安给他们指的方向没错,不管有什么岔路,只要按着这个方向直走,那就肯定能到五里村。

可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个岔路。米小苗停下马,回头问道:“小蒙,刚才那个庄稼小子说走的是哪条路?”

问王平安话的是蒙小恬,他看了看眼前的岔路,有些茫然地道:“他没说话啊,只是随手一指,应该是走这条路吧?”他用手指向通往五里村的路。

米小苗却道:“到底是哪条路?这大热天的,要是走错了路,还得返回来,岂不浪费时间,又白流汗水。这样吧,本大人在这里等着,你去前面探路,然后回来告诉本大人!”

蒙小恬鼻子抽了抽,心想:“你的汗就是汗,我的汗就不是汗了?这一来一回的,就算我探对了路,也得累个满嘴冒烟!”心里不痛快,可嘴上却道:“呀,还是米主事英明,我怎么就没想过探路这回事呢。好好,我这便就去探路!”扬鞭打马,向五里村赶去。

米小苗叫道:“下马下马,赶了这半天的路,可把本大人累坏了!”他下了马,取出水囊,坐在路边,咕咚咕咚灌了一肚子的水。

也就是喝口水的功夫,就见另一条路上,奔来几匹快马,领头一人年纪轻轻,穿着胡服猎装,衣饰华贵,身后跟着几名豪奴,有豪奴的肩上架着猎鹰,有的牵着猎狗,看样子是要去打猎。

米小苗心中暗道:“吃饱了撑的,这大热天的打什么猎,不怕被晒晕过去!”他放下水囊,偏过脸去,不去看这个公子哥儿!

可这个公子哥儿奔到他们的跟前,却勒住马,问道:“我说爷们儿,你们这是要去五里村啊?”

米小苗一愣,他怎么知道的?嗯了声,道:“不错,我们正是要去五里村,请问你是谁啊?”他说话的时候,故意露出长安口音。

这公子哥儿笑道:“当真是去五里村的!”说着,呵呵笑了两声,他看向五里村的方向,自言自语地又说了句:“看来今天又不得闲了!”

这公子哥儿不是别人,却是赵璧,今天书院放假,他便找了个借口溜出家门,想打猎玩玩,可一来天气太热,二来他打猎的技术奇差,连跑带颠的快一上午,却啥也没打着。于是便绕道过来,想去找王平安。

他见米小苗带了辆马车,又满脸的不愉快,心里就清楚,这恐怕又是来求医问药的。可真烦人,如不是这种人太多,自己和王平安相处的机会便会多上很多,与王平安交好,可是对自己前途大大有利的事情。他心中对米小苗等人不满,所以才自言自语了那么一句。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米小苗耳朵好使,将赵璧的话听了个真切,他抬头冲蒙大恬打了个眼色,蒙大恬会意,走到赵璧的马前,问道:“敢问这位公子,你不会就是王平安,王小神医吧?”

赵璧一愣,心想:“这两个长安人竟然能认错人,把我当成了王平安!”他看了眼大车,不答反问,道:“车里有病人,你们是来看病的?”

米小苗闻言站起身来,心想:“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看来今天的事情还算顺利,竟然在半路上就碰到了王平安!不过这家伙和传闻中的不一样啊,怎么看都不象个医生,倒有些象个纨绔子弟!”

米小苗擦了把额头上的汗,道:“本大……在下姓米,长安人氏,只因久慕平安小神医的医术,所以特来拜访,顺便也请他给我一个远房亲戚看下病!”说着,他一指路旁的马车。

他是宫中的主事,属于内侍,不能说很有权势,但出了长安,见官大一级,这个却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态度也就比较“不够谦和”,用的还是和蒙氏兄弟说话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