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1 / 2)

看向李治,他又道:“这王平安算是个人才,你当好好爱惜!”

李治心想:“这王平安可是我的杜如晦呢!”他点头道:“父皇说得是,儿臣把他从徐州找来了,让他参加重阳节的宴会。”

李世民慢慢的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就在这时,御膳传了上来,史忠臣指挥着小宦官们摆桌子。

李世民道:“你再念念下一首吧,然后陪父皇用饭……算了,拿来给父皇看吧!”也懒得听儿子再念了,不如早看完早利索!

史忠臣轻手轻脚地过来,呈给李世民一副筷子,李世民接了过去,其实这也就是表示,今天就到此为止吧,不再难为儿子了!

李治将第二张纸双手捧着,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看了一眼,点头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嗯,好诗,不错不错!这才是好诗呢,比什么江上一笼统强上百倍!千里江陵……一日还!”

大唐皇帝另一只手里的筷子,无声地滑落,掉到了衣襟上!

呼地,皇帝坐直了身子!

李世民双手拿纸,念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念完四句,默然无语!

李治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父皇,心想:“好诗,好诗,好诗!”

砰地一巴掌拍到了桌子上,皇帝叫道:“好诗,好诗,好诗!”

声音宏亮,满殿皆闻!

外面侍立的小宦官和宫女们,忍耐不住,都扭过头来,偷偷向殿内张望!

《早发白帝城》,诗仙李白的传世名作。后人爱如珍宝,称此诗为惊风雨而泣鬼神,又赞其为是神来之调,等闲道出,却使人揣摩不及!

“好诗”二字,千百年来,当之无愧!

突厥的烦心事,此时被这首诗一扫而光,李世民又将这诗念了一遍,片刻,再念第三遍!好半晌,他才道:“这王平安大才也,竟能做出两种风格迥异的好诗!忠臣,速宣王平安来见!”

李治忙道:“父皇莫急,这两首诗并非王平安一人所做,前一首是,后一首的作者……不知是谁!”

李世民微微一怔,问道:“不知是谁,怎会不知?那你怎么得来的这首诗?”

李治道:“是阎立本送与儿臣的,说是无意间得来,好象是昨天写在一间酒楼上的,那楼上有阎立本的一幅画!”他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李世民听罢,看了看手中的诗稿,道:“竟有这等事,倒也奇了,这人是谁,定要给朕找出来!”

第一百七十八章 曲江池

李治听父皇说要找出这个人,忙道:“这点儿臣也想到了,已经命阎立本去想办法,阎立本办事很有才干,儿臣让他去找,他定可找出那人来!”

他急于表现,把让阎立本想办法的事说了出来,这样岂不正好说明,自己和父皇的想法一致,并且已经提前一步去办了,希望能得到父皇的夸奖。

李世民看了看诗稿,眉头一皱,心想:“阎立本确实是很有本事,但这种事情怎好只交给臣子去办?就算找到了人,那人也只会感激阎立本,认为知遇之恩是阎立本给的,对于治儿的感激之情会有所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