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页(1 / 2)

这话要放在其它时间,史忠臣一瞪眼睛,非得出口斥责不可,皇上有什么事,你竟然敢问,好大的胆子,找抽不是!

可今天他却不是这样,反而笑眯眯地,而且声音很大地道:“你家恩师……哎呀,我说无病,你收的学生可真是不少,你教得过来吗?你家恩师向皇上提出天花恶疾,可以预防,可使天下百姓不再受这大瘟疫之苦,皇上已然决意辨证,这才要召无病,也就是你家恩师进宫,太子也要听听!”

说罢,他哈哈大笑,心里却想:“无病啊,你收的学生未免太多了,竟和咱家收干儿子似的,一下子就收个一两百的,小宦官们是集体认父,你这倒好,是集体收徒!”

王平安忙道:“史大人莫要误会,下官没有收他们做学生,是他们自己乱叫的!”

士子们却兴奋起来,今天没白来灵感寺啊,竟亲耳听到了一个特大消息!有的士子叫道:“预防天花恶疾?这是真的吗?天花乃是不治之症,竟然可以预防?”

有的士子喜道:“恩师竟有这等本领,太好了,学生还没有得过天花,以后终于不用再怕了!”

更有的士子叫道:“学生略懂医术,可以为恩师做助手!”

史忠臣笑着一拉王平安,带他出了院子,赶往皇宫。士子们竟然一路跟了出来,叫道:“学生恭送史大人,恩师,学生就在寺里,等您回来啊!”

出了灵感寺,王平安坐上史忠臣的马车,车中只有他们两人。王平安这才问道:“史大人,天花之事,长孙大人一再叮嘱,不可以外泄,怎么您今天当众说了出来?今天寺内人太多了,而且俱是好事之徒,你这么一说,怕是用不了明天早上,就得传遍长安啊!”

史忠臣笑道:“要的就是传遍长安,不但如此,三天后,皇上还要在承天门告天,将此事昭告天下。”

他看着王平安,一脸欣赏的表情,道:“皇上已然决定了,到时门楼上,就由太子殿下,将你带到皇上跟前,说出你的建议。记住,你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在太子殿下的指导下才有的,你明白咱家说的意思吗?”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多提提太子

王平安啊地一声,道:“这个自然,下官能得预防天花之法,是在……是在崇贤馆里翻书,并在太子殿下的指导和启发之下,这才找到的方法,全是太子之功,下官只是经手之人,照着太子殿下的授意,按吩咐办事罢了!”

史忠臣呵呵笑了两声,拍了拍王平安的手,道:“你是个聪明少年,凡事只要一点就透。”

他想了想,又道:“无病啊,咱家一直把你当成是自家子侄般的看待,有些事情呢,对别人咱家才没兴趣多说呢,但对你却有一些话要嘱咐。”

王平安立即改口,道:“小侄听着呢,请史叔叔教诲。”

在他的眼里,史忠臣不象是一个宦官,不是那种没本事,却偏爱玩弄权术的人,可能是由于皇帝的关系吧,在李世民这种强势君主的跟前,也轮不到史忠臣耍手段。但史忠臣不象宦官,却象极一个大官僚,说话行事,统统都是按着当官人的习惯来的,而且还爱粘假胡子,如果脱下宦官衣服,穿上三品官服,往中书省或者门下省门口一站,还真容易让别人误会,以为他是一名相爷呢!

史忠臣道:“当官啊,要想当的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功劳大到没边儿,就象长孙大人那样,他的功劳大,所以他谁也不用在乎,但即使是这样,他有了功劳,也不会说是自己的,而一定会分给别人一些。另一种则是慢慢积累功劳,以图升迁,获得爵位,这就比较困难了。这种做法,有了功劳,千万不要独吞,别以为功劳是自己一个人立的,所以奖赏就应自己一个人全得,而要将功劳分给别人,你明白咱家说的意思吗?”

王平安嗯了声,点头道:“小侄明白,史叔叔这是告诉小侄,要想取之,得先予之,只有让大家都得到好处,他们才会让小侄得到更多的好处!”

史忠臣拍手笑道:“好个聪明娃,咱家一说,你就能明白。你想啊,如果你立了一个功劳,本来只有三分,但你分了两分给别人,让大家都得到好处,那么你千万别以为只剩一分功劳,得到的奖赏就只有一分。

大家得了好处,不但不会分了你的奖赏去,反而会把你的功劳使劲儿往上捧,一直捧到十分,因为只有你的功劳大了,这样才会顺带着让他们分到的功劳也大,他们捧你,其实就是在捧他们自己。如此一来,你那剩下的一分功劳,就很容易变成十分的,而你立下的三分功劳,加上分给别人的,往往会变成十七八分,或者更多,这样一来,大家得到的好处,岂不就是一起增加了么!”

王平安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教他当官呢,教他怎么在官场中,能混得更好。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在现代经常可以碰到。比如某人做业务做得好,有了大业绩,开会受表扬时,一定要说首先要感谢谁,其次要感谢谁……其实我什么也没做,都是大家的功劳,如何如之何的说一通,然后再说自己只是运气好,其实一点能力都没有,都是在大家的帮助之下,才有了今天的业绩,再如何如之何的说一通。

那下面就会掌声一片了,领导和同事纷纷表示满意,这次发给这人奖金,以后涨工资,捞外快的时候,保准大家都会接着想起这个人来!

要是讲演的时候,这个人忘了说感谢谁,没把功劳分出去……那就麻烦大了,后果严重,就等着看吧,保准小鞋一只接一只地给这个人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