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只好留下王平安,自己带着大臣们走了。王平安跟皇帝去了后殿,他心中纳闷儿,问大会的事情,为何不在前殿,却来了后殿?
来到后殿之后,李世民坐在案后,又处理了几份奏章,把王平安晾到一边。王平安无可奈何,只好站在一旁,耐心等候。
过了不大一会儿,有个小宦官带着位衣着华丽的宫人来到,史忠臣忙将这宫人接进殿来,对李世民道:“皇上,您要的人,老奴给您找来了!”
李世民抬头看了眼这宫人,道:“你就是那个会唱小曲的?”
这宫人不是别个,就是昨晚那个后进殿的嫔妃,她又拍又唱地,让李世民安稳入睡。今早李世民醒来,感觉精神挺好,便问了史忠臣,史忠臣赶紧说了昨晚的事,李世民听后便让他传这嫔妃来见自己!
王平安见有宫人来到,身为外臣,这个时候就要讲点礼仪了,就算皇帝不在乎,但他还是要做出回避的姿态来,皇帝的小老婆,再怎么没地位,也不是他能够看的!
退后几步,离得远远的,他将头偏了过去,假装看殿内的装饰。
这嫔妃来到李世民的跟前,跪下身子,低眉顺眼,慢声细语地应了声,将自己的名字报了出来,皇上的女人太多了,而且相见之时,往往是在半夜,要想让皇上记住谁,那可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她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王平安离得稍远了些,而这嫔妃说话声音又小,他没怎么听清,可隐隐地听见,好象这嫔妃说自己姓武,是个才人!
武才人!
这三个字一入耳中,王平安就象是被雷击中一般,脑袋刷地就转了过去,看向这嫔妃,由于脑袋转得太急,几乎闪着脖子!
就见这宫人身子略略有些丰满,头发乌黑,由于是背对着王平安,看不清她的长相,但给人的感觉是,这位自称是武才人的嫔妃,很是温柔,而且并非是那种胆子小,又急于想得到宠爱的人,说话声音虽低,却半点谄媚的意思都没有!
当然,这只是表面,实际她心中想着什么,别人就无从得知了。
王平安心想:“这个女人,不会就是武则天吧?快转过身子来,让我看看她到底长得啥样!”
第三百七十三章 皇帝的病不能生气
王平安想看看这嫔妃到底长得啥模样,但这嫔妃是不会当真转过头来的。她跪在李世民的案前,低声细语地回答了李世民的问话。
李世民哼了一声,道:“你对朕唱的是什么歌谣,再唱一遍来给朕听听!”
王平安心里一紧,心想:“用这种口气说话,可不见得是好事,难不成要找茬儿,杀掉武则天?”
他想起后世那些影视剧了,只要是关于武则天的内容,势必会提到一个故事,说是李家的天下将被武氏给取代了,到底是啥典故,他当时听着没在意,现在自然更加想不起来,但似乎李世民当时是很信这个的!
想想李世民相信这种谣言,应该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据说当初前隋时,也曾有过歌谣,说是李氏将取代杨氏,夺得大隋的天下。所以杨广才会特别的反感李渊,总想着杀掉李渊。这到底是个什么说法,王平安也不太清楚!
没办法,不是他记性不好,而是现代时,他何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跑到唐朝来,而到了唐朝,他又上哪去查证这些歌谣啥的。事关朝廷兴替,别人吃饱了撑的,没事议论这种歌谣,嫌脑袋在脖子上待得时间太久了吗!
王平安想到歌谣,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造反,想起了篡权,他默不作声,静静地站在后面,等着这嫔妃哼唱所谓的歌谣。
这嫔妃轻声道:“臣妾启禀皇上,臣妾昨晚对皇上唱的歌谣,是臣妾小时候,母亲给臣妾唱的民间俚曲……”
李世民不耐烦地皱起眉头,估计是嫌这嫔妃罗嗦了。见皇上不快,史忠臣忙道:“皇上让你哼唱小曲,你哼唱便是,莫要多说废话,耽误皇上的时间!”
这嫔妃答应一声,不再解释小曲的来源,轻声地哼唱起来。这是一首典型的,带有山西腔调的歌谣,是一首类似后世摇篮曲,母亲用来哄小孩子睡觉的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