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页(1 / 2)

西哈察部的将军们听了,你瞧瞧我,我看看你,心想:“赤格巴可是汗王的弟弟,他都能投降了唐军,我们为什么不能?再说了,投降唐军可是有好处,而无坏处的,就算有坏处也不怕,大不了返回草原就是了,唐军还能跑到草原上抓咱们去?”

关键是,唐军会给什么好处,如果赤格巴真的投降了,还交出了军队,那这好处肯定会很大啊!

脱加不是汗王,手下的将军们并未归心,他一发脾气说了这么句话,可他自己给调理了,这不是欠修理嘛!

西哈察部的人各怀心思,而前面那些新附军也是吃惊!怎么回事,自己的兄弟们怎么跟着唐军混了,还被一员小将带着,难不成唐军愿意提供粮食?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太好了!

能让新附军们发愁的事情太多了,但不管事情有多少,最让他们关心的就是粮食问题,依附西哈察部是因为粮食,要让他们现在投降唐军,那也只能是粮食!

可是,不管是新附军,还是西哈察部的人都明白一点,大唐官府是不会提供给他们粮食的,凉州刺史的态度非常明确,不给粮食,要想活命,要么攻下凉州,要么你们突厥人接着往西走吧!

新附军列好了队阵,将军们并未让他们冲锋,士兵们也正好不动地方,都望着冲来的突厥兵,想看个究竟!

王平安纵马奔驰,来到了北城,前面就是数万突厥兵的大阵了,他可不敢当真冲过去。勒住白龙马,他将马鞭一挥,耶律俊哥儿当即跃众而出,来到两军阵前,他叫道:“呔,对面的人听着,我家王侯爷有话要说!”

新附军的将领叫道:“王侯爷是谁,有什么话要说?”

耶律俊哥儿回头看了眼王平安,王平安非常强硬地道:“让他们马上放下武器投降!”

耶律俊哥儿冲新附军叫道:“大唐折柳县侯有令,让你们马上放下武器投降!”

新附军里可不止一位将领,有的将军脾气暴躁,喝道:“胡说八道,凭什么投降!”

有的将军却脑袋转得快,冲王平安叫道:“投降了,有什么好处?”喊话这位将领,说的是汉语,而且说得还不错,字正腔圆!

王平安笑道:“如要是投降我大唐,便可以给你们在沙州的附近找一块草场,而且年轻力壮者,可以成为沙州郡兵,领取粮饷,并且可以和家里的亲人团圆,你们的亲人在西面的一座镇子里面,一会儿就可以看到!”

懂汉语的新附军把话说给同袍,新附军开始议论起来,他们并不如何相信王平安。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少年将军,随口一说,就让他们投降,这是不可能的,就算条件再优厚,也是不可能的!

这里的新附军,可和王平安身后的那些新附军不一样,镇上投降的新附军见到了亲人,而且还看到了王平安神奇地点着了赤格巴,他们的身后可没有西哈察人监督,归顺起来,自然不费事,没有生命危险。

可对面的新附军就不一样了,他们要是有点想法,后面可有西哈察部的人监督呢,西哈察的突厥兵都是吃饱喝足的。两军作战,能不能吃饱肚子是很重要的。一天吃不饱,没关系,两天三天,也能忍忍,可要是一两个月下来,天天吃不饱,那就很有关系了!

有个新附军的将领大声道:“草场在哪里?不要是哄骗我们吧?”

王平安叫道:“玉门关外的折柳县,那里地广人稀,盗贼遍地,只要打跑了那些盗贼,土地就是你们的,我说话算数,因为我就是折柳县侯,那里是我的土地,而你们是我的百姓,我骗你们干什么,骗你们,就等于骗我自己!”

新附军们又开始议论起来,有的赞成投降,但大多数人却是犹豫不决,临阵投敌,这种事情可不能做,虽然现在的西哈察部没汗王了,但不还是有脱加呢么,脱加不死,他们临阵投降,以后也不会受到信任,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

他们这里不动手开战,却互相喊起话来,后面的西哈察人可着急了。脱加愤怒地道:“我早就知道,这些贱民不可信任,只要有口吃的,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全无骨气!”

西哈察的将军们一起瞥了他一眼,心中都想:“这些人依附我部,不就是因为一口吃的么,要不是咱们有口吃的给他们,你当他们能这么听话?”

脱加夹了夹马腹,喝道:“勇士们,将对面那些叛徒全部射死,放箭!”

西哈察的将军们也明白,不能再让前面的人喊话了,再喊下去,说不定就要哗变,这可是没人能受得了的。一名将军当即纵马上前,对着新附军叫道:“不要上中原人的当,中原人说话向来不算数,他们是在骗你们!放箭,将他们射退!”

新附军还在犹豫着,但要他们现在就反抗西哈察部的人,他们是做不到的,听到命令,不少新附军便拿起弓箭,向对面射去。当然,箭射得软趴趴的,毫无力道,全都射到了地上,一枝都没射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