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叹道:“那不还是和现在一样,周围一大堆的人,你我想说句什么话,都是大不容易的。”
武媚娘摇头道:“小狄要和媚娘的小妹相见,总得寻个清静所在,谈谈琴棋,说说书画,别人不宜打扰。唉,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明示的可真是不能再明示了。
刚才武媚娘向李治说了狄仁杰和她小妹的事,但李治却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冒,他哪有心情管别人的事,当时不是在忙乎自己的事么。武媚娘明示得不能再明了,可他却仍是一愣,没有反应过味儿来!
且说王平安在侧院的门后躲着,想等武媚娘出来,虽然等的时间不长,可却好似过了一年相仿,他急得要跳脚,有没有搞错,怎么还不出来,难不成已经做出事来,正在里面穿衣服?
他心中大叫:“我地个天呐,佛祖啊佛祖,平常我不怎么信你,这都是我的错,我向你赔礼道歉,我以后一定天天拜你,求求你发发慈悲,就保祐我这一回吧,可千万不能在我的屋子里出事啊!”
平时不烧香,临急抱佛脚。王平安实在等不得了,他低头一看,见手里还提着小火炉子呢,而侧门旁边有一丛杂木,叶子掉光,只剩下光秃秃的细树枝,看样子挺好着火的!
把牙一咬,王平安把小火炉子扔到了树丛上,叫道:“着火啦,着火啦,快来救火啊!”
着火这种大事,我就不信你不出来!
武媚娘见李治竟然还没明白,只好硬着头皮道:“小狄想要向小妹求亲,但却怕小妹不允,所以舅舅的意思是让两个人先见见面,便如胡人的习俗那样……”
忽听外面王平安大叫起着火了,武媚娘啊了声,道:“殿下,无论如何我得出去了,马上就要有人来!”她转身快步到了门口,打开门先向外看了一眼,见没有人这么快便进院子,这才出门,关上了房门!
刚走出没两步,就见前面奔来几个,都是王平安的侍从,这些人奔得飞快,只眨眼的功夫,便到了院门口!
武媚娘反应倒也真算得上迅速,立即转身,叫道:“太子殿下,着火了,您没事儿吧?”说着话,上前去敲房门,砰砰有声,做出她是听到着火的喊声后,立即来问李治有没有事的样子!
欧阳兄弟奔进院子,同样叫道:“太子殿下,你没事儿吧?”欧阳利快步冲向房门,而其余几人则顺着王平安的叫喊声,去了侧院。
李治从床边跳起身,心想:“还是媚娘反应快,早出去一步,要不然就被人堵在屋里了,还不是被一个堵的,是一群人跑来堵!”
他打开房门,装出惊讶的表情,道:“着火了,哪里着火了?”
就见前殿跑来一群人,小妹李伊人也在其中,唐玄奘也跑来了,他们的后面竟然还跟着无数的士子,都大呼小叫,争先恐后地前来救驾!
武媚娘看着他,道:“不清楚是哪里着火了,但估计火势不小,要不然舅舅不能如此着急!”
众人见李治没事,这才放下心来,士子们不去救火,却一拥而上,跑到近前问候,大拍马屁。
李治不理士子们,他向侧院看去,见那边冒烟,便道:“是那里着火了,快去看看,火情是否严重。”说着,他就要过去。
可士子们却围了上来,叫道:“火场危险,太子殿下万万不可涉险!”
有的士子更叫道:“有小人在此,定保太子殿下安全,殿下尽管放心!”
跑得慢的,没挤过来的士子大急,勤王保驾的关键时刻,他们挤不进去,这种好机会岂不是要丧失!他们叫道:“你们还都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快去救火,我留在这里保护太子就行啦,你们去救火!”
人人叫得响亮,却没谁动地方,谁都不肯去救火!
惠正和有难却是最急的,灵感寺就是他们的家啊,家里着火了,他们比谁都急!连太子都顾不上了,他俩再也无法保持住出家人的矜持,一起撒腿向侧院跑去。
欧阳兄弟们最快,进了侧院,见一丛杂木冒烟,正待救火,却见王平安手背着,在看火苗子,一点没有打算救的意思,他们顿时停下,也不打算救火了,却人人大叫起来。
给王平安当侍从日久,主人是什么脾气哪可能不清楚,既然主人不救火,那就证明这火是他故意点起来的,为什么要点火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主人干什么,他们跟着干不得了,没必要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