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页(1 / 2)

他将桌上的盘盏推开,露出一小块空当,把酒壶放在中间,又在酒壶的周围摆上一圈的酒杯。指着酒壶,他道:“这只酒壶好比就是皇宫,而这些酒杯就是商家,周围的盘子便是天下百姓,百姓们都是要买东西的。”

李治和李伊人都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这个比喻,而殿里的众人纷纷站直了腰,连乐师都站了起来,看向桌子。

王平安又道:“酒壶最高,就象是皇家一样,普天之下,无论商家还是百姓,都要仰望,对吧?换句话说,如果皇上他老人家,喜欢什么,那天下的百姓们,也就都会认为什么是最好的,从这点上可以推断出,宫里的娘娘们喜欢什么,说什么是好的,那百姓也同样会认为是最好的,这点没错吧?”

所有人一起点头,这个当然,皇家当然是最高的存在,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皇帝说什么东西是好的,那什么东西就是最好的!就算是不好的,那百姓们也会认为是好的,原因就是:因为皇帝说它好,所以它就好。

一个很容易转的弯儿,皇帝即天下,即表率!从而可以很容易地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皇帝身边人说某样东西好,那大家也就会认为某件东西好,一个人说话的重要性,和离皇帝的远近,有着直接关系,离皇帝越近,说出来的话越有份量。

王平安见众人都认同这点,他便又道:“那么,商家要做广告,不但是想让百姓们知道他家的买卖,而且更想让百姓们知道他家的物事是最好的,对吧?”

众人又是一起点头,这个当然了,哪个商家也不会说自己家的东西是不好的,王婆卖瓜,还要自卖自夸呢!

王平安等他们点完了头,笑道:“那么,如果宫里的娘娘,要是说哪家商号的物事好,会有什么结果?”

啊!殿里的所有人忽然间明白过来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其实这事儿,也挺简单的,我们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也不是没想到,而是不敢想,并且也没机会想啊!

李治一拍大腿,叫道:“孤想起来了,平安你说过这种话!”顿了顿,又道:“只是孤太忙,而这件事又不是急着办的,所以便先放了放,打算腾出手来再办。”

李伊人转头看了眼李治,道:“现在太子哥哥有功夫了?”

李治嗯了声,想也没想地道:“现在也不算太有功夫,孤一直很忙的,所以这件事还得辛苦无病,交给他去办好了!”

李伊人哼了声,就知道他会这么说,不管什么事就只会找无病,没了无病,他这个太子怕是都要当不下去了!

不再理哥哥,李伊人问道:“无病,你说得详细些,也好让我去跟后宫的娘娘们说说。”

王平安点头道:“好啊,这个简单。打个比方,娘娘们做衣服要用布料,这些布料平常都由皇家的作坊里提供吧?”

李伊人道:“这个……我不清楚,不知道布料是从哪里提供的,宫里有作坊吗?没听说过。”

史爱国插嘴道:“公主殿下不知道这些琐碎事,老奴却是知道的。”

他低下头,对王平安道:“王公,你说的布料,别的地方咱家不清楚,可东宫里的,却是再清楚不过了。掖庭宫里确有专门的作坊,但只有极少数的布料是由宫里织出来的,不到一成。另有两成是各地进贡的贡品,余下的七成还是得从民间置办。宫里所需数目庞大,哪可能都由掖庭宫提供,那也提供不过来啊,得养多少织工!”

王平安道:“既然如此,那就要选商家了,应该有固定的大布商,专门给宫里提供布料吧?”

史爱国点了点头,道:“这个当然,由宫里统一采买,咱家的兄长下令……具体由手下人去办,咱家的兄长倒也不太清楚,当然咱家也不太清楚!”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来了,他也是采办之一啊,这可是大大的肥差。不过,倒并非是他勒索商家,索要好处,而是商家固定份额的送孝敬,给他们这些大宦官,这已经成定例了。可这种事底下人知道没关系,要让太子和公主知道,那就大大的不妥了,所以他赶紧撇清。

王平安很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这种事别人不知,他却是清楚的,笑道:“固定商家提供,这就没什么意思了,要让他们互相竞争才好。”

他讲具体方法说了出来,其实说得直白些,就是类似于现代的代言人方式,只不过由明星代言,变成了娘娘们代言。事实上,这年头的娘娘们,就相当于大明星,而且是最璀璨的一群明星。

宫里的娘娘们用了某家商号的东西,比如说布料,只要说这个布料好,那就够了,剩下的事由商号去做。娘娘们说商号的布料好,那这话只要一传出去,百姓就会都认为好,能给宫中提供布料的商号,自是财力雄厚,顺势就可以扩大销售,干掉别的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