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想了想,道:“那两成呢?”
王平安还是摇头,道:“没办法照顾到这么多,下官连十个都照顾不到,顶多三个!”
能照顾到三个,就已经够意思了。长安城里王公贵胄那么多,士子们把行卷投的满天飞,要是人人都来求他照顾,那王平安得照顾多少,三四百?再加上褚遂良要照顾的,还有另一个副主考要照顾的,算一块怕不得上千!
一科取中这么多的人,以后十年二十年的,不用再开科取士啦,一次就取个够本?
李恪嘿了声,道:“三个就三个。本王指给你看,这三个人,你一定要取中,都是进士科的。”
王平安苦着脸道:“都是进士?这个太难办了。下官得褚大人商量着来啊,得看他同意不同意才行。”
李恪哼了声,道:“褚遂良和国舅爷交情好得很,你找他商量,他必不答应,那本王还写这份名单干什么,又何必找你去办?”
“那这可真是难为我了!”王平安将名单揣入怀中,心想:“这年头,走后门儿的人,比我这个后门儿说话都硬气。”
见他收了名单,李恪笑了笑,道:“好无病,你替本王做成了这件事,本王以后一定不会亏待你,要是国舅爷再难为你,你尽管找本王便是,万事有本王给你做主。”
王平安心想:“你还是管好你自己吧,就凭你也配和长孙无忌唱对台戏?咦,长孙无忌什么时候为难过我了?”
他道:“王爷,您说的话,下官不是很明白。长孙大人没有难为过下官啊!”
李恪哼哼两声,道:“是吗,没有难为过你?好,那等难为你时,你便和本王说,本王再替你做主不迟!”
他心中暗道:“王平安不承认和长孙无忌有矛盾。不过母妃的话应该是不会错的,从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岂能有假?不过,他和长孙无忌到底有了什么矛盾,我还是应该派人详查,说不定不但能抓住王平安的把柄,还能顺手抓住长孙无忌的呢!”
两人不再提名单的事,也不再提长孙无忌,岔开话题,只说晚上的灯会,说说笑笑,来到了灵感寺。
官场里的道道儿,说白了就是人整人,别的朝代估且不论,至少初唐时的官场的确就是如此。李恪和王平安脸上热情洋溢,好的跟亲哥俩儿似的。可暗地里,李恪打算要彻查王平安为什么跑去感业寺,想抓他的把柄。
王平安也没闲着,心里盘算,李恪给的这份名单,肯定不能只是要他取中三个进士这么简单,指定有别的说法,得找狄仁杰去分析一下,看看这里面是不是有圈套。
两人各怀心事,来到了灵感寺。此时的灵感寺,里里外外全都是善男信女,都是来看唐玄奘的,而唐玄奘一连数日开坛,为百姓讲解经书。
看着成千上万的百姓,李恪惊讶地道:“那玄奘和尚竟在民间有如此的名头,当真让人意想不到啊!他不就是去了一趟天竺么,带回几本经书而已,怎地会如此的有名?”
王平安道:“天竺离此十万八千里,一来一回,需要十几快二十年的时间,要说辛苦那是必定的,百姓尊重他,也实属正常。”
李恪哼了声,道:“那怎么办,根本进不去啊,本王还想和玄奘和尚说几句话呢!”
“要不,咱们走后门?”王平安提议。
李恪摆摆手,道:“本王岂是走后门之人,既然这里这么多人,那么现在不见也罢,反正晚上灯会之时,也能见到,那时再和他谈论经文不迟。你自己进去吧,晚上早点去承天门。”说完,他调转马头,扬长而去。
王平安在后面咧了咧嘴,心想:“这人可真够一说的,都到门口了,硬是不进去。还岂是走后门之人,那他刚才给自己名单算什么?那不就是走后门么。”摇了摇头,他也调转马头,从后门进入了灵感寺。
李恪走远之后,招手叫过他的侍卫队长,道:“本王试探过了,王平安和长孙无忌确有罅隙,但矛盾是怎么产生的,却尚不清楚,你派人好好的去查一查,他们两人到底是怎么起的龌龊。速速查清楚,报于我知。”
侍卫队长问道:“从哪方面入手,从哪里开始查呢?”
李恪想了想,道:“消息最初是从感业寺传出来的,就从那里开始入手查吧。当时王平安跑去找李治,和他说了什么,当时都有谁在场,李治有什么反常的举动,都要彻查清楚,不可有一处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