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招回考功员外郎,叫他们将题目写成大字,挂在考场的最前面,让士子们都看到。考功员外郎们也都是吃惊之余,转而大喜。对啊,何必每个题目直着嗓子念三遍,写出来挂在考场里,不就得了嘛!
待他们将题目抄好,挂了出去,就听考场里竟然发生轻微的吐气声,似乎不少人都松了口气。
褚遂良见士子们都低下头答题了,他道:“无病啊,你可真是个当主考官的料啊,头一回主持考试,就发现了两个重要之极的漏洞,史书上如记载科考之事,必有你的一笔呀,后世无数的士子,都会感谢你的!”
王平安忙道:“过奖,过奖,这种小问题,就算下官不说,两位大人也会处理好的!”
他说的这两个问题,都是后世科考中,再基本不过的问题了,就因为他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识,立马儿变成偶像了,还要被后世的士子们感谢。
稍坐片刻,他站起身,道:“两位大人宽坐,下官去转一转。”
褚遂良道:“但去无妨。”
王平安出了正堂,挨个考场,慢慢的看了过去。
礼部侍郎见他走了,小声对褚遂良道:“褚大人,实不相瞒,当初皇上点了王公当副主考,下官心中颇有不满,总以为他年纪不大,除了会做几首诗外,实无别的本事,一直认为他属于浪得虚名的人,但却不敢宣之于口呀!”
褚遂良笑着手捻胡须,问道:“现如今,你以为如何?”
礼问侍郎一挑大拇指,道:“现如今,就两个字,佩服!”
第五百六十四章 唐朝人也关心物价
王平安下了考场,挨个屋子转悠。就见考生们头也不抬地,低头写着试卷。其中不少士子他竟然都认得,相当一部份人是去过灵感寺的,拍过他的马屁!
每到眼熟的士子跟前,王平安就停下来,多看几眼,而那个士子定会抬头,冲他弯弯腰,权当是行礼,王平安则冲他点头微笑。
反正能不能真的照顾上,那是另一说,可做出我会照顾你的样子,那却还是要做的,至少要给别人一个希望嘛,这样答起卷子来,心情也能好点,说不定能超水平发挥。
走了几个考场,来到了进士科的考场当中。他眯着眼睛,在众多的士子当中,寻找狄仁杰。狄仁杰倒是没有看到,却看到了邱亭轩,而邱亭轩的周围还坐着不少昔日咸同书院的同学,想必这一块坐着的都是徐州来的士子。
王平安慢慢走到了邱亭轩的跟前,去看他答题,附近的徐州士子们一起抬头,冲王平安堆起笑脸,甚至有些人放下了手中的笔,冲王平安拱手作揖。
王平安连忙冲他们摆手,示意不可如此,还是赶紧答自己的卷子吧,别耽误了时间。
邱亭轩见他来了,同样抬起头,虽未陪笑脸,但也点头示意。王平安站到他的身后,见他正在做诗。
考进士时要士子们做的诗,和平常的诗大不相同。平常的诗可以自由发挥,所以往往出现著名的好诗,象诗仙诗圣的那些传世佳作,都是在平常时候做出来的,而大诗人在考场里做的诗,能够传世的极少。
原因主要是考试时要做的诗,条条框框太多,不但要写明白一件事,而且还有平仄要求,第几句要表达出什么来,第几句需要展开议论,都有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写出一首华美的诗篇来,确实是很困难。
本次考进士,出的诗词题目乃是先叙事,后议论,要写八句。前四句要说去年长安开的那场奥运会;后四句则是议论,让士子们议论一下这件事。
光看题目也没什么难的,总共也不过是让士子们写八句诗而已。但其实,越短的越难写,长篇大论的好混字数,而短小精悍的,就要考察出士子们平常读书的水平了。
王平安见邱亭轩已然打好了草稿,前面写的是大会的盛况,后面则写的是百姓们很开心,如果这种赛跑大会能年年都举行,那势必会让京城百姓,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的好。
虽然只是草稿,肯定还是要修改的,但从大体思路上来看,还算是中规中矩。官样文章嘛,拿给上位者看的,都是往好听了写,歌功颂德,大家差不多都一个思路,就看谁写的更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