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页(1 / 2)

杜老大拿着木锤,木锤上包着一层皮子,他对着最后一个插槽,咚咚地敲了起来,几十下子过后,插槽固定好了。他叫道:“成了!”随即跳开,离得大水车远远的。

百姓们都瞪大了眼睛,看向这架巨大的水车,简直就象看怪物一样,人人脸上的表情都是十分的紧张,再加十分的焦急,深怕这个水车不会转!

就听吱嘎吱嘎几声响,平安大水车先是轻微的晃动了下,随后稳住不动了!

王平安心头狂跳,心想:“不会吧,不会失败吧?千万不要失败啊,这玩意儿造起来可是太费时间了!”

百姓们心想:“这东西要咋转啊,靠风?现在没有风啊!”有的人甚至鼓起腮帮子,象给灶膛吹气那样,想给这架风车来点风力!

杜老大则心想:“差不多,有门,听声音组装得没问题,吱嘎响是因为还有插槽没有完全固定紧,只要一转动起来,自然就紧了,吱嘎声也就不再会有了!”

工部的官员们心想:“成了,这架水车一定能转起来,绝对不会错的!”他们见过的水车多了,只要一听声音,就知成不成!

平安大水车停了片刻,轻轻地转了起来,顺着河水的流动,越转越快,终于速度稳定了下来,而河水哗哗地,从河里被提了上来,水斗舀满河水,将河水提升,转至顶空后倾入水槽,源源不断,流入到小渠当中!

“成了,成了!”百姓们一起叫了起来,掌声四起,不少百姓跑到水渠旁,捧起水,大声叫喊。

杜老大和木匠们则一起坐倒在地,全身虚脱,可人人喜笑颜开,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工部官员们则都跑到河边,向下望着,看水车提水。只有江水清,愣了片刻之后,大步走到王平安的跟前,道:“王公,你比下官强,下官妄称水部第一人,其实照你比起来,差得远呢!佩服,佩服!”

第六百三十七章 有人惦记上图纸了

王平安满脸笑容,他也兴奋啊,自己以前什么事都只是做计划,并不真正的去主持实施,这是头一回,自己做计划,自己主持执行,并且获得了成功,他岂有不兴奋之理!

王平安冲江水清拱手道:“江大人过谦了,这架水车并非我一人之功,是大家齐心合力的结果,你们不也帮着组装了吗,要不然哪能这么顺利?所以说,功劳是大家的,是大家的呀!”

江水清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这个王公办事可让人舒服,不居功不自傲,而且有好处还分给别人,朝中的官员无数,可象他这样的,似乎从没见过。有功劳,谁不拼命往自己身上划拉,哪有往外送的道理,就算换了他自己,也没法象王平安这么大方的!

这时,一个工部官员叫道:“还可以造得更大些,从现在的情况看,还能造出再大上一圈的水车,现在的这个不够大,没大到极限!”

别的官员也叫道:“不错,还能再大些,水还能提得再高些,算河岸再高,河水再低,这种水车也能完全应付得了!”

他们都是专业人士,外行看热闹,行家看门道,他们只一观察,就明白这种水车的威力尚未达到极限,还可以再改进,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来!

王平安笑容满面,他当然知道这种水车还能更好,别说用在小良河,就算是用在黄河,也都能发挥出巨大威力啊!

百姓们欢呼着,也跑到河边,看着提水上来的速度和水量,不少精于农活的百姓叫道:“这架水车能浇三四百亩地,还能更多,还能更多啊!”

一架水车能浇三四百亩地,这在以人力为主浇田的年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谁家的壮劳力也做不到这点!这架水车,只能用奇迹二字来形容,再没别的词可以表达清楚了!

王平安大笑道:“好,只要有用就好,咱们就没白忙乎!各位父老乡亲,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些,等修水渠的图纸画出来,大家开始挖渠,把水渠挖到自己家的田地边上,今年就算有旱灾,只要大小良河不干,就能应付过去,而且还能有个丰收年!”

百姓们高声欢呼,仿佛看到了丰收年一样,只要用水,只要土地不干裂,田地就能有收成,那么就有盼头,他们辛苦些算什么,总比背井主乡的去乞讨,要强上万倍!

不知是谁起的头,给王平安跪下,高声叫起青天大老爷来,百姓们一起跪了下来,对着王平安磕头,他们的感激之情是最真诚的,丝毫不作伪的,每个百姓的心中都有杆秤,官员们是不是一心为民,他们心里清楚的很!

王平安赶紧去扶,可人太多他哪里扶得过来,只好拱手抱拳,一个劲儿地还礼,叫大家快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