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页(1 / 2)

别的刺史没啥,可兰州刺史却大急,叫道:“什么,你把图纸交给一个木匠保管?王公,你怎地如此糊涂,这么重要的东西,应当亲自保管才对,怎么能交给一个木匠呢!”他最关心水车的事,所以反应也最大!

别的刺史一起瞪着他,有这么跟王平安说话的么,他的话不还没说完呢,你着什么急啊!

王平安道:“是,蓝大人说的是,这事是我办得不妥。有一天晚上,木匠那里闹贼,一大群人闯进村子里去,把木匠的家翻了个底朝天,连床都给拆了,不过却没有偷去图纸,村中养了不少的狗,挡了他们一挡,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会州刺史问道:“那现在图纸是放在府中了,所以才把贼招来的?”

王平安点头道:“应该如此,我估计可能是番邦派来的人,咱们这里离塞外草原算不上太远,极有可能是突厥人得到了消息,所以派人来抢的。”

刺史们互视一眼,感觉把事情猜到突厥人头上去,似乎是没猜中地方,突厥人不种地,以放牧为生,人家要水车用处不大,一来能工巧匠缺乏,他们造不出这种水车,二来就算造出水车有啥用,难不成用来浇草地?

但他们却不好再问什么,反正对他们来讲,只要图纸没丢就成。又说了几句话,安慰王平安一番,叫他不必烦心,只要没损失就好,派出人手去四下查探,把可疑人物抓一批来,好好审审,差不多就能破案。安慰之后,刺史们又回房休息了,他们跑了很远的路,又折腾了大半夜,早就累得不行,也没精神头陪王平安猜东猜西了。

见花厅里安静下来,欧阳利走进来,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王平安听了更感头疼,这李恪把事情越闹越大,竟然连备身府的千牛备身都用上了,这动静未免闹得太大了些。

欧阳利又说了消息走漏一事,不知怎么的,竟然是由驿站把消息送去的吴王府,这个真是想不到,还有武媚娘神色恍惚,不知她出了什么事。

王平安听了,站起身来,道:“驿站的事,你去查查,看看是怎么把消息传出去的,竟弄得这么多人都知道这事了。至于……她的事,我亲自去问,她的事都不可耽搁,只要有事,我必须立即处理。”

他离了花厅,去了武媚娘的小院子,见院内灯光全灭,武媚娘和黄小丫都睡了。他在门外站了一会儿,感觉今晚发生了这些事,自己再怎么着,也得第一时间表示一下关心,就算武媚娘睡下了,自己也得进去安抚一下,必竟自己没有完全保护好她。

一推院门,没有上门闩,当然就算上了也没有用,只防君子,不防小人,而冲进来抓人抢东西的没有一个是君子。他进了院子,来到武媚娘的门前,轻轻敲了敲,道:“杨春花,你睡了?”声音很轻,怕吵醒隔壁的黄小丫。

屋内立即传来响声,看来武媚娘并没有入睡,一听见声音立即就有了反应。木床只响了两声,就有脚步声传来,门闩轻响,武媚娘打开了房门。

房门打开,王平安见武媚娘穿戴整齐,只有头发稍稍乱了一点,心里便清楚,她是合衣而卧,随时准备起身,估计着怕再有人来袭,所以时刻做好逃脱的准备。

王平安向旁边的屋子看了看,见黄小丫的屋子里什么动静都没有,他这才闪身进了武媚娘的屋子,武媚娘随即把门关好。

屋里没有点灯,王平安就摸黑站在地当中,他小说声:“媚娘,你坐,不要管什么礼数,你坐就好。”

武媚娘嗯了声,坐到了椅子上,她小声道:“舅舅,你是来安慰媚娘的吧?”

王平安叹了口气,道:“安慰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我是来听听你有什么想法,这些日子我忙着庆州的事,有些忽略你了,心中很是过意不去。这段时间,不断有长安来的探子,来打探你的消息,据我所知,都是吴王李恪派来的。”

武媚娘轻声道:“关于这个,媚娘已经知道了。”

王平安道:“你心中有数就好。吴王已经派出了千牛备身,说明他要放手大搏了,这件事我必须和太子殿下说明,以免意外发生。你有什么好的主意,比如说加强防卫方面的?”

武媚娘沉默了一小会儿,要说安全方面,她实在没什么好的建议,她现在说得直白些,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小女子而已,没有半分的权力,这要是她掌权,谁敢让她死,她就会让谁先死,可关键是她现在没有这个权力!

想了一会儿,武媚娘才道:“舅舅,咱们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如果吴王总来找茬儿,那也不是回事儿啊,不如咱们也找找他的茬儿!”

王平安嘿了声,道:“要想找他的茬儿,那可是不容易了,只能由太子去找,或者……或者他自己露出马脚!”

他本想说由长孙无忌去找,可如真的由长孙无忌出手,那李恪性命堪忧,得比历史上早好几年死掉。

武媚娘没听出他的弦外之音,说道:“舅舅,媚娘虽然足不出户,但黄小丫成天在外面转悠,听到不少事,顺便的我也听到了。舅舅发明的水车应该很重要吧,那份图纸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