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道:“要是王公决意突袭小长安,那末将就啥也不说了,誓死跟随!”
薛仁毅想了想,知道如果这时候反对王平安的决定,即使现在没啥,可回了大唐之后,也没他的好果子吃,说不定还得连累父亲。他挥了挥手里的大刀,道:“末将也跟随王公马后,去突袭小长安,最多也就是打不过上船就跑,胜败乃兵家常事,日后再来便是,没什么好丢人的!”
青州兵将那抓来的两个高句丽活口拖来,扔到王平安的跟前。王平安道:“通译,问他们知不知道咱们是谁?”
通译立即用高句丽话问道:“我们是百济兵,你可知晓?”
被抓住的两个高句丽兵,都是不敢冲锋,又半路逃走的,胆子本来就不大,又被抓了俘虏,心中害怕。其中一个竟用中原话叫道:“阿奴的父亲是大隋人,当初来攻高句丽,娶了阿奴的娘亲,生下了阿奴。阿奴是大隋人,不是高句丽人,将军饶命啊!”
他这么一喊,另一个高句丽兵大惊,也叫了起来,叫的却是高句丽话,不过看样子也是在求饶,想要投降!
王平安咦了声,道:“怎么还弄出个隋朝的爹了?通译,他们要是肯投降,就让他们带路,领咱们去小长安!”
通译却压低了声音,小声道:“王公,这些高句丽人的话不能信啊!从前隋开始,他们就反复无常,打不过就投降,咱们一接受他们的投降,他们转眼就又反!当年隋炀帝就是上了这个当,玩什么仁义道德,不肯杀虏,结果闹得咱们中原死的人,比他们高句丽人还多,你可万万不能再上这种恶当!”
那个说有隋朝爹的高句丽士兵大哭哀求,表示他绝对不敢耍奸卖滑,甘愿给大唐军队带路,只求不死!
王平安想了想,道:“小长安离此有多远,怎么走最近,城里有多少守兵,守将是谁?”
高句丽士兵道:“小长安离这里有三百来里,建在丘陵之中,有守兵十二万,守将是渊盖苏文!”
通译把话翻成了高句丽语,说了一遍,那个不会说中原话的高句丽士兵的回答,竟然是小长安离这里有二百五十里,建在江边,有守兵二十万,守将是渊盖苏文!
他们两个的回答,竟然只有一处是吻合的,那就都是守将是渊盖苏文!
这两个高句丽兵回答完后,有隋朝爹的那个满脸死灰,一言不发,而那个不会说中原话的高句丽士兵,却仍在叽里呱啦地求饶!
通译道:“他俩都在说谎。下官所料不错,这些高句丽人和百济人一样,都喜欢说谎骗人,欺骗我天朝大军!”
王平安嘿了声,道:“换做是我,也是不会说实话的!”冲薛仁毅一摆手,薛仁毅立即上前,挥刀将两个高句丽士兵一起砍了!
苏定方看着王平安,道:“王公,这两个人虽然都没说实话,可却从中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现在的小长安,是空城一座!”
第七百三十三章 狂奔百余里
王平安哼了声,道:“这两个贼兵都是小人物,只会耍些小聪明罢了,他们根本不了解现在的实际情况,所以夸大其词,想要吓退咱们!”
高句丽现在是主攻新罗,大部队肯定是在新罗,这是绝对不会错的,高句丽的小朝廷想打个时间差,联合百济一鼓作气把新罗给灭了,而打完了东边的仗,正好西边大唐兵也集结到了营州,高句丽可以派兵去西边作战!
苏定方嘿然道:“高句丽人也过于狂妄自大了,以为前几次东征没把他们灭了,他们就有了和我大唐对抗的本钱,当真是自不量力!”
薛仁毅后知后觉地啊了声,道:“末将也明白了,那个小长安的城里现在肯定没有军队,要不然这两个家伙不会乱吹,吓唬咱们。而且那个冤盖子什么玩意儿的东西,应该是个打仗很厉害的人,可现在他也一定不在城里,要不然干嘛提他?”
王平安大声道:“想吓唬咱们,老子是被吓唬长大的么?他们不撒谎还好,一撒谎反而泄露了机密!来人啊,传令下去,全军快点下船,埋锅造饭,吃饱了休息一会,然后便启程顺着江北上!”
薛仁毅答应一声,立即把命令传了下去。
苏定方却道:“不如咱们让船队也顺着这条江北上,吸引开高句丽人的注意,以为咱们还是坐船去攻打他们呢,船队行的慢,这样他们便以为准备的时间充足,放松警惕,不等他们准备好,咱们从陆地上就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