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2 / 2)

赵然赶到经堂的时候,新任监院董致坤以及罗都讲、袁都厨、张都管都已在座,最上首端坐的则是西真武宫监院徐腾龙,下面高功刘致广、巡照张致环,以及典造陈致中,同时令他有些小小惊讶的是,自己方堂的管事堂主蒋致恒。

赵然稍一琢磨,顿时了然于胸,看来接替自己出任方主的,应该便是他了。

蒋致恒一见赵然进来,下巴立刻扬起三分,看向赵然的目光中带着几分自得,同时还有少许冷傲。好吧,赵然很痛恨冷傲之人,这是一种极为欠扁的表情,不过他心态很好,并没有上前暴揍一顿的冲动,人这一辈子遇到的大起大落不知会有多少,落下去的时候自然有人会出来得瑟一二,完全没必要暴跳如雷。

董致坤很快宣布了无极院三都议事的第一个决定——迁转典造陈致中为客堂知客。都是执事,典造迁转知客属于进了半步,因为知客和高功、巡照这三个执事,是可以列席三都议事的,同时按照惯例,进入后备监院的行列。

陈致中冲赵然露出一个包含着歉意等诸多复杂内涵的笑容,赵然微微颌首,示意自己完全不介意。

接下来,董致坤宣布免去赵然方堂方主的职司,由方堂堂主蒋致恒接任方主。

最后,董致坤宣布,任命赵然为君山庙的庙祝,让他三日内启程赴任。

君山庙?这是哪里?赵然当场就愣住了。

第三章 要钱要人要地皮

君山庙是无极院即将设立的一座道场,当然,这是取得了西真武宫三都议事同意的,只不过西真武宫的白都讲还没来得及知会赵然罢了,因此打了赵然一个措手不及。

之所以叫做君山庙,是因为无极院给其划定的辖地范围,刚好处在君度山以西、小君山以东的位置。赵然一琢磨,这不正好就是我承包的那上万亩荒地吗?好嘛,原来就是让我在自己家的地盘上折腾啊?这是让我自己收自己的香火钱,完了还得给无极院交份子?

望着董致坤一本正经的嘴脸,以及徐腾龙意味深长的笑容,赵然顿时无语了。

不过他本来就做好了被穿小鞋的准备,如今第一双鞋子扔过来了,盘算下来还在承受范围之内,于是也就忍了。顶天了每年几百两银子而已,以赵然的身家,一次付清上百年没有问题。其实换个眼光来看,到自己的地盘上当庙祝也不坏,好赖县衙管不着,有什么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道门官府自己一肩挑了。

赵然如今的心思没放在权力争夺上,此刻的大形势也不容许他继续上蹦下跳,做小伏低虽然憋屈了一些,但弯下身子是为了蓄力,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他近期内的打算只有一条,好生把自己的气海“琢磨”成型,然后尽快进入道士境,和争权夺利相比,眼下这才是当务之急。

新任知客陈致中尚未卸下典造的职司,是因为董致坤以前在无极院人缘不好,如今骤然上位,夹袋里委实没有可以简拔的人选,因此便让刚刚向他“靠拢”的陈致中兼着典造,故意悬之以空,以吸引更多的“有志”道友向他靠拢。

赵然去典造房办理相关手续时,陈致中叹了口气,道:“赵师弟,无极院遭逢大变,师兄我也有些心灰意懒,起了求去的心思……”

赵然心中好笑,但面上却满是沉重,一边点着头示意自己完全理解,一边等着听“但是”。

“……但是,师兄我毕竟为无极院付出了十多年,实在是不忍看着无极院就此沉沦,故此只得强打精神,为院中诸同门、为县里众百姓以尽绵薄之力!还望赵师弟谅解师兄我的一番苦衷。”

赵然长叹道:“陈师兄,今后无极院势必更加险恶,师兄可一定要坚持住,我家乡有句老话,‘咬定青山不放松’,师弟我即将远行君度山,恨不能留在此间相助师兄,便以此言共勉!”

陈致中感动得眼泪都要出来了,把着赵然的双肩使劲晃了晃,似乎是要证明自己的决心:“师弟此言极好,正是我心意的写照!放心吧师弟,你去了君度山以后,有任何难处,只管来找师兄,师兄我一定竭尽全力,不使师弟受到丁点委屈!”

赵然再次长叹——他已经叹气叹得快要缺氧了:“疾风知劲草,国乱……院乱见忠良,多谢师兄了!师弟我还真有许多难处,还望师兄相助!”

陈致中重重点了点头:“师弟请说。”

赵然立刻低着头开始数手指:“此去君度山,一切皆为草创,这道庙建设费、日常管理费、宣化教民费、科仪耗糜费等等,都需院中接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