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页(1 / 2)

十一月一日,赵然出任白马院方丈整整两周年的这一天,美思和袁灏在小街庙达成协议,白马院正式将筇河部八千多人纳入治下。

由白马院派出归信督导组,进驻海子山,协助筇河部部民改信,将山中存建的十多处祭祀庙宇全部推翻,新建了一座小庙,由小街庙派出道士值守。

小街庙收缴的各种“道主”神像达到百多尊,收缴刻有标识的祭祀之物数百件,全部焚毁。三名供奉“道主”的部族巫师高呼着听不懂的口号,从海子山的顶峰跳下,以身殉道,还有十余名小巫被白马院带走。

整个十一月,下山入籍的筇河部部民达到六千多人,这些人将被分到即将建立起来的数十个村落中安置。还有将近两千人不愿离开故土,他们在白马院的监督下,与大大小小的头人们签订了用工契,从奴隶身份转化为雇工,帮这些头人们打理山中的产业。

为了表彰筇河部土司美思的功绩,赵然请示天鹤宫后,向美思授予道牒,美思摇身一变,成了白马院的一名受牒道士。

这一天,白马院治下的入籍百姓达到了六万人!

第十七章 三代第二

白马院以雷霆手段,调集各方之力,在短短一个半月内彻底解决了筇河部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日子不超过十天,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龙白部和查马部得知消息、观望、犹豫、商议、开出条件之后,派往筇河部联络的人手刚到海子山,就无奈返回了。这一下令两个部族大受震动,将所有人手召集回来,全力戒备。

同时两部派遣使者赶到白马院,求见赵然,不过赵然没有见他们,出面的依旧是监院袁灏。

袁灏告诉他们,这是白马院和筇河部的单边协议,是筇河部出于自愿,在双方互利的基础上达成的双赢协议,不针对特定第三方、不针对其他任何人,请龙白部和查马部放心,白马院始终遵守三部与大明达成的协议,尊重三部的自治权。

当龙白部和查马部的使者指出,筇河部的自治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治了,并请袁监院就此评论时,袁灏回答:“自治有大自治,也有小自治,有对内自治,也有对外自治,具体如何,仅仅是对其内在含义的理解问题,不存在是否废止的担忧。如果龙白部和查马部对自治的理解与白马院存在差异,白马院欢迎两部就这个问题前来协商和探讨。”

赵然在白马院密切关注着两部的动向,当他发现两部的反应只是停留在口头争执上时,就知道自己这一步算是迈过去了。

此时,他接到大师兄魏致真的飞符,让他回山一趟,于是将此间事务委托袁灏料理,离开了白马院。

回山之前,他来到小街庙,让人将正在海子山中巡查的封唐找了回来。

“入道门也有半年了,感受如何?”

封唐想了想,回答:“不敢说熟知,但份内之事,已经可以完成了。”

这个回答很本分,不自骄、不自菲,赵然对此相当满意。其实最令他满意的,是封唐在小街庙三个月内的表现,尤其是最后一个多月和张五、蒋竹子、铁腿龙三相处,虽然没有“相处融洽”,但也没有“相疾如仇”。

不能做到相处融洽,这很正常,封唐被他们关了那么久,心中之结不是那么容易打开的,但没有相疾如仇,这就已经不容易了,赵然还听说,封唐救了蒋竹子一命,这是他非常赞赏的。

于是赵然也不再废话,道:“让你读的道经,都认真读了?”

封唐道:“打小就喜爱读道经,后来从军这几年倒是读的少了一些,也没机会读,但方丈让我这半年又捡起来重新看,如今早已背得熟了。方丈要不要考考我?”

赵然道:“你既背熟了就好,我也不考你,功课是否扎实,关系到你将来的修行,这是你自己的事,不是我的事。”

封唐点头:“方丈说得是正理……”刚说到这里,猛然醒悟过来,呼吸急促道:“方丈……你刚才说……修行?”

赵然微笑:“当年答应过你,只要你能活着,就可以回来找我,若是没有资质根骨,就在十方丛林做事,若是资质根骨俱佳,便带你修行。这半年来我也看了你的表现,大致还算端正,资质根骨又兼具,故此想问一问你,愿不愿意入楼观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