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1 / 2)

主公[校对版] 望平安 2554 字 10小时前

堂中只剩下了军官们,沈乙性子最急,他也不喝热汤,叫道:“李郎,金城郡那边北宫伯玉造反,冷将军去镇压怕是不行的,估计有可能调咱们扶角军去,到底有什么样的章程,李郎快点拿出来,让咱们听听吧!”

李勤道:“被调去打仗,可不是什么好事,打仗是要死人的,你着什么急啊!”

沈乙摇头道:“上次和刘九干了一场,咱们算是有了经验了,而且现在人也多了,要是再开战,不见得会有多少伤亡。”

军官们纷纷点头,他们大多数都是参加了廉县战役的老兵,经历过了血战,针对那场战役,他们总结出许多经验,都用在了平时的练兵上头,可以这么说,如果再和别人开战,扶角军绝对不会再有那么高的伤亡比例了。

李勤道:“但愿如此吧,伤亡当然是越少越好了。乌蛋子,你过来给大家讲讲,此次去金城郡的所见所闻。”

乌蛋子身为斥候首领,现在已经是军司马了,统掌扶角军骑兵部队。听李勤说话,他赶紧答应一声,又学着李勤的样子,先咳嗽了声,这才道:“我这次去金城郡,发现这次北宫伯玉造反,与以往不同,可以说大大的不同……”

吴小三笑道:“和以往不同,就好象北宫伯玉以往造反,你全都知道似的。”

吴小三现在也是军司马了,随着地位的上升,他都开始请人编纂他的吴氏族谱,算是扶角堡的准豪门了。

贾诩道:“莫要说废话,听乌军司马说事。”他瞪了吴小三一眼。

乌蛋子其实也请人编纂了自家的族谱,他甚至有意要改姓名,想要姓李,想自称是李勤的远亲,可李勤没答应,所以改姓名一事,便耽搁了下来。

乌蛋子冲吴小三一笑,道:“我就偏都知道,怎么样,你还能吃了我不成?”

顿了顿,他又道:“以往北宫伯玉造反,是打完一个县城,抢掠之后便即退兵,他怕官兵围剿,基本上是打一场,便换一个地方。可这次不同,他算是学会什么叫步步为营了,每打下一个县城,便派兵镇守,而且还任命官员管理百姓,并不乱抢,所以他的势力算是越打越大了。”

贾诩道:“北宫伯玉打下了三个县城,立稳脚跟之后,立即兵围允吾县,这是直取中宫的做法,如果他一旦打下了允吾县,金城郡便没有了郡守,各地混乱,他极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就占了整个金城郡。”

军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道:“这个北宫伯玉怎么突然变聪明了,他以前要是也用这种方法造反,说不定还真能成气候呢!”

乌蛋子道:“咱们做斥候的,要是只能探到这些明面上的消息,那也就不叫斥候了。我亲自混进了羌人里,多方打听,得知北宫伯玉新得了一个军师,这军师极为了得,造反的各项事宜,都是这个军师策划的,这个军师是我汉家百姓,不是羌人,名叫韩遂,是金城郡本地人,对金城郡的底细所知甚详,所以才能一击便中,把允吾县都给围了,逼得郡守向陇县求援。”

“韩遂?那是谁啊,没听说过!”沈乙等人互相询问,他们都没听说过韩遂这个名字。

李勤道:“这个韩遂,就是原金城郡的从事,原名叫韩约。”

军官们这才恍然大悟,韩遂在陇县哗众取宠,当众和李勤起腻,这事大家都是知道的,没想到这个人竟然造反了,还成为北宫伯玉的军师。

赵正听到韩约二字,脸色刷地就变了,一片苍白,当初他没杀死韩遂,这事除了贾诩之外,他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视为今生的奇耻大辱。

李勤道:“冷将军名义上是我的老师,老师有了困难,我这个当学生的当然要去帮忙,而且照打探回来的消息看,他带的一万士兵,怕不能解决掉北宫伯玉,所以我扶角堡出兵,是迟早的事了,说不定调兵手令,这几日便会送到。”

他看向在座的军官,大声道:“诸君,可做好了远征的准备!”他是在问话,可用的却是肯定的语气。

军官们齐声答道:“准备好了,时刻准备着!”

李勤拍手道:“好,那咱们就来一场全军大操演,做好战前总员。还有,粮草军备等的调拨,就用孟将军负责了。”

孟木立即答道:“属下必尽全力!”他现在也是军司马的职位,升官没有老扶角兵快,一直是负责后勤工作的。不过,李勤却说他是军司马中的第一人,如果以后有了升官的机会,他也会优先考虑,不管怎么说,打仗就是打后勤,尤其是军团作战,规模越大,后勤压力越重,所以孟木的担子,不但不比作战将领轻,反而更重些。

众人讨论好具体事宜,便即散会,各自下去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