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页(1 / 2)

听说有陈刺下有大黄鳝,那些游客都很兴奋。不到十分钟的功夫,陈刺两边的岸上就围了几百人。现场非常热闹,好像开大会一样。

刘军浩正发愁怎么钓,刘广聚闻听消息赶来开口说道,“我给你用伞骨做个封钩吧,这玩意儿钓大黄鳝很好使。”

这些年刘家沟的大黄鳝少了,二三十年前还很多的。

一般的黄鳝钩对大黄鳝不起作用,因此人们就琢磨出一种封钩。这种钩钩底比平常的黄鳝钩要往上翘很多,而且钩尖角度也很独特。钓到黄鳝对拉时,上翘的沟底条可以把鳝鱼受力点移到钩条处,这样不容易将封钩拉直。

听说要做封钩,毛孩子立刻将自己的黄鳝钩奉上。刘广聚看看伞骨一个劲儿摇头,现在的雨伞做的都很巧薄,伞骨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这东西根本不经拉,根本没办法做封钩。

最后他回家找了个粗弹簧,让人用手钳拉直,在砂轮上打磨尖锐后开始改造。

趁这个机会,刘军浩和人抬了两块盖房子用的竹笆横在水洼上,打算等下钓黄鳝的时候蹲在上边。

这一耽搁,半个小时过去。不过人们的兴趣并没有减退,反倒是围观的人在持续增多。

封钩终于磨好,刘军浩串好黄鳝就要下钩,再次被刘广聚拦住:“你这熊孩子就这样下去想钓到黄鳝,门都没有,要戴手套,不然一会儿拽黄鳝的时候使不上劲儿。”

听人家一说,刘军浩只得又让刘启勇回家弄了双手套,为防止等下黄鳝把自己拽进水中,脚上也套了双胶鞋。

本以为黄鳝钩下去,那东西立刻伸着脑袋咬钩。谁知道等了五六分钟,洞口没有任何动静,无论刘军浩怎么晃动黄鳝钩,黄鳝都没有吃钩的意思。

无奈他只得用手崩水,发出咚咚的声响,可惜仍然没有反应。

“不会刚才放捞网的时候惊动,黄鳝逃掉了吧?”一个等不及的游客推测道。

“不可能,钓这种大黄鳝必须要有耐性,等半个小时很正常。”刘广聚在岸上解说。一般上年限的东西都成精了,特别警动。

十几分钟过去,黄鳝钩上的诱饵仍然没有被吃掉,刘军浩蹲这么长时间,两腿有些发麻,他刚要移动下身子,突然发现洞中有缓缓地水流涌出,当即做了个停止的手势。

“都别吭声,黄鳝出来了!!”一看这动作,刘军奇忙小声吩咐道。

岸上顿时鸦雀无声,不少人压住嗓子紧盯着凹洼。

水越涌越急,单从水流上,刘军浩已经能够感觉到这黄鳝绝对超出想象。他下意识晃动了几下钩,然后轻轻一摆,将钩朝洞内递过去。哪知道只感觉到钩上一重,没等来得及拉钩,跟着又没了动静。

“怎么样……”刘广聚在岸上小声问道。

“探了一下钩,还没吃呢。”刘军浩小声回应。以前钓黄鳝的次数不少,一两斤的也钓过几次,可是这种大黄鳝还是第一次,心中很有些紧张。

只试探了一下,洞中却再也没有动静。

岸上的人再次不耐烦起来,刘启勇也催促着提钩。

黄鳝钩脱离水面,围观的人顿时傻眼:钩上空空,诱饵早不见踪迹。

好家伙,自己刚才根本没有感觉到黄鳝吃钩的动静,还以为那下只是试探呢,没有想到竟然是吃钩。

只要这东西吃钩就好办,刘军浩又从瓶中弄了两条蚯蚓交叉并穿起来放在洞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