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在与我方接壤的地方,都安排了哪些部队?”方云想了想再问。
“在清河国方向,安排了三万士卒,为首的是韩馥的弟弟韩猛;在安平国,则有一万守军,为首的是吕旷,苏由为副;河间国那边,则是其侄儿高干为主的三万步卒,蒋奇为副。唯一的问题是,早些时候颜良文丑他们在撤退的时候,大军与我军交战,倒是我方五千多人死伤,黄忠那边只怕也需要休整一下才行。”左明迅速汇报到。
“倒是韩猛那边还可以操作一下,韩馥不是在我们手中吗?给韩猛去一封信,让他前来投靠,那么可保韩氏一族的周全。同时告诉他,若是他愿意献上整个清河国的话,还可以封他为右将军,奉诏镇守清河国。”郭嘉想了想补充到。
“有把握吗?”方云有点不敢肯定,毕竟韩猛若是那么容易归顺,早该归顺了。
“筹码只要足够,就算再大的仇恨他也必须要放下来。更别说他哥哥就在我们手中,甚至于他的家人也在我们的控制下,除非他打算另开一宗,否则的话自然要为家族着想。”戏志才想了想回到。
“那么,我们目前重点的攻略方向,就是安平国和清河国。清河国那边,按照之前说的那样,让韩馥给韩猛去一封信。当然,送信的时候隐蔽一下,我不信袁绍不在他身边安插人手监视他。至于安平国那边,让陈涛和张辽以击破吕旷军为主要目的,县城就不需要再攻打了。”方云权衡了一下,下达了命令。
接下来就容易了,当戏志才找到韩馥的时候,这个本来就贪生怕死的家伙,果断放弃了恐惧,立刻就写了一封信给韩猛。要知道他或许没办法继续当冀州牧,但是只要他弟弟能够担任右将军,那么韩氏一族的崛起自然无可阻挡。
当然,他其实更看好袁绍,只是形势容得他不妥协,毕竟家人可都在方云手中。
袁绍开始北伐,而韩馥的书信却送到了韩猛那边。韩猛得知哥哥还活着,而且家人也得以保全,稍微是松了口气。只是让他归顺方云,他由不由得有点犹豫。
方云已经世家门阀的大敌,虽然看似强大,但只要一天没有君临天下,哪怕空有刘辩在手,也未必能够让世家信服。他投靠袁绍,主要是袁阀四世三公,乃是诸多门阀首脑,跟着他显然更有好处。更别说,方云的土地政策,也不是谁都可以接受的。
此刻放在他面前的就两个选择:要么当个没有土地的世家,要么全族尽灭。
好在他原本在韩馥身边的时候,距离并州并不远。远一些的地方,方云就是一个把土地都给私吞,让天下所有人给他当佃户的恶棍。而他好歹知道,只要有能力就可以承包大量的土地,同时工商业也有不少优惠。
实际上不少人在并州做生意,本着搏一搏的想法,后来多少也发了不少的财。而且在并州,商人也可以穿锦衣出行,享受不少以前所无法享受的待遇。就冲着这个,天下商人没有不想去并州的。
只是这名誉的问题如何处理?韩猛一时间,也不由得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想想其实也没什么好奇怪的,韩馥身为州牧,其实就是一个诸侯,诸侯之间的战斗,被俘虏的诸侯几乎没有幸免的可能性,所以他韩猛才会投靠袁绍,也有复仇的想法。
但却不曾想,哥哥和他的家人还活着,而且只要他归顺就能团圆,甚至还给出了一大堆的官职,这下子韩猛真的是后悔,但又似乎有点来不及了。
他不得不隐晦的告诉使者,只要方云为他解决这个后顾之忧,那么一切都不成问题。
结果也不需要方云回复什么,使者就已经给了他最好的答复:“韩将军,你一直都是我们的人,难道不是吗?”
韩猛猛然醒悟,立刻就高兴起来。如此一来,他就不是背叛者,而是早已计算好的谋略的一个组成。至此,袁绍若是面对别的投降者的时候,甚至天下诸侯遇到这种情况,只怕都不得不慎重对待了。
想通这个,那一切就好办了!唯一需要顾虑的淳于琼和吕翔,那也不是什么问题!
淳于琼就是一个大酒鬼,韩猛当晚就请他和吕翔来喝酒,由于高顺那边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要攻击的意思,所以淳于琼和吕翔也就答应了赴会。
三人喝了一宿,只是醒来的时候,淳于琼和吕翔才发现,自己已然被五花大绑。
“韩猛,你这是何意?”淳于琼破口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