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之下,方云只能写命令去给戏志才,让他好好经营西域,减少对外战争,至少也要等到明年才能继续开战。至于道路,也是明年才能够开始修建,而且还要看过情况才行。
却不想,军令刚刚发出去,又有一份报告再次送了回来。这次显然比第一次要着急的多,送信的亲卫也是风尘仆仆的,似乎都没怎么休整过就慌慌张张赶来了。
“大喜!镇西大将军马超,按照大将军所言,在金城郡以西果然发现了一座巨大的盐湖。盐湖面积广大,而且盐巴也非常纯净,产量也相当巨大!”亲卫磕磕碰碰的来到方云的面前,带着难以掩盖的喜色汇报到。
内陆人最担心的是什么?那就是食盐问题!
远离海边,尤其是在战乱的情况下,要获得食盐可不容易。除了一些已经成为结晶状的天然岩盐以外,更多则是对身体有害的井盐。当然不是说井盐就有毒,而是这个时代的工艺会导致里面混入硫酸钡等有毒物质,所以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在内陆地区,盐的价格一直都是居高不下,偏生大家又没有办法缺少这玩意。井盐大行其道,少数从沿海地区贩运过来的盐可以卖出天价,就算是岩盐的价格也是高的吓人。
近年来,方云采用晒盐的方法,好歹是提高了盐的产量,不过受限运输的问题,凉州和雍州,甚至汉中地区的食盐价格依然很高。故而,方云自然而然想到了青海盐湖。
只是青海湖是在高原地区,为了能够上去并且适应那里,马超可是花费了不少的心力,只看这个亲卫就知道,脸颊上都是高原红,可见寻找盐湖的日子,的确不怎么舒服。
不过,能够找到,那就是好事,至少内陆地区的用盐问题,总算是得到解决。
而这次,不需要方云出钱,只需要在报纸上刊登盐湖的存在,并且国家正式对外招标,那么自然会有大量的商人会出钱修路,甚至合资修路。盐这玩意,在这个时代甚至比金矿还要赚钱。
不过方云表示,不管谁中标,都必须要支付10的利润给马超还有共同发现青海盐湖的士卒,这是他们这番探险的合法收益。
他也打算通过这种方式,鼓励探险,这样对发现东南亚地区,还有澳大利亚地区,甚至是美洲,都有很好的推动效果。
第596章 科技新风向
青海盐湖的出现,尤其是其中含盐的预估数值,果然震惊了所有的商人。
招投标仪式的那天,全国至少有五百多个商人加入这次招投标之中。最后由方云的方氏商会、刘辩拥有的大汉商会、甄逸为主的联合商會和马氏商会组成的联合体,顺利夺下了青海盐湖的开发权。
在这个联合体之中,联合商會占据30的股份,是出资最多的一方;刘辩的大汉商会使用了少府的储蓄,占据了25的股份;方云的方氏商会也紧随其后,获得25股份。最后马氏商会则是马超他们家的,获得了10的股份。
至于最后的10,按照最初约定的结果,根据发现青海盐湖的士卒人数分成若干份,并送到他们手中。当然若想要抛售,四大商会有着优先购买的权力。
显然,在这个封建时代里面,一般的士卒根本不敢和官抢股份。最后的结果就是四家均分了这10的股份。四家的股份比例分别是:325、275、275和125。
饶是这样,那些士卒也得到了一笔不菲的股权购买金,足够他们逍遥过一辈子的了。
这个消息通过报纸传了出去,方云也趁机宣布这种情况会形成一定的惯例。言下之意,就是所有在华夏本土以外的地方,发现了矿藏资源的人,不仅可以享有优先投资的权力,而且就算不投资也可以享受10的股权。
确定的方法是在专利局进行登记,到时候会有专门的人过去审核,通过后会在当地进行标注。同时发现者可以选择是否在当地进行投资,国家也会举行一系列的招投标,确定开发商并对这些物资进行开发。
这个设定,就意味着物资的发现地点,必须是可以正常往返华夏本土的地方,绝对不能偶然发现,然后私下立下标志就算数的。
方云的意思,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鼓励远洋航行探险,不管现阶段用不用得上,能够先一步探索整个世界,那对于华夏民族来说,绝对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再说,最近治下的人口也在不断增加,转眼十四年过去,十四年前出生的婴儿,如今已经是虚岁十五的翩翩少年郎,再过五年就能及冠。按如今的教育制度,大概七年后就能够在大学毕业,至于之后考研还是直接出来考公务员都可以。
今年的工作重点,更是针对那些缺乏抚养能力的家庭,还有产妇服务。一方面由国家投资那些婴儿,确保他们十六岁之前能够得到国家的接济;一方面也是提高产妇的顺产安全性,减少难产和其他问题的出现,当然还有避免婴儿的夭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