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页(1 / 2)

天南地北双飞客 无韵诗 2793 字 10小时前

进宫前,卫楠在给谢策的信中提到自己进宫去了,可能会面临危险,让谢策带着飞骑营来救援,剩下的大部队由李癞子带着急行军。卫楠之前安插进京城各要塞的人已经准备好了,谢策可以不起刀兵将京城控制住。

但万万没想到这关键时刻,东夷人竟发了疯一般攻击东北大营!卫楠隐约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其中必有隐情。可是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必须要在东夷人没有完全进入国土之前,将他们狠狠打回去!东夷人觊觎中原已久,若放任他们长驱直入,整个九州都将沦陷。

屋内众人都被东北方天空中血红的信号惊得纷纷站起来往窗外看去。

卫楠身中剧毒加上一夜劳累,本已难以支撑,现在又闻噩耗,心里那根紧绷的弦突然断了,只觉心脏一阵麻痹,眼前一片模糊。他连忙扶着小案,迅速从陈大夫手中夺过正在为唐公公缝针的镊子,狠狠地往腿上一戳。

“祖宗啊,您这是干什么啊?!这么不惜命啊?”陈大夫被卫楠的举动吓得尖声惊叫起来,连忙用手捂着卫楠腿上汩汩冒出的鲜血,给这不要命的祖宗止血上药。

鲜血流出的瞬间,极致的疼痛让卫楠脑子清醒了点,他大口喘息着,冷汗狂流。他没顾陈大夫的尖声惊叫并手忙脚乱地给他止血,趁着脑中清明,眼睛也看得清楚了些,他迅速提笔给谢策回了封信。

————————————

除夕夜,谢策大军距离京城不到两百里了。他正沉浸在马上与卫楠相聚的喜悦中,就接到卫楠进宫参加家宴的信。

谢策一向迟钝,但关于卫楠的一切却从来都是敏感至极。他预感卫楠进宫必会遇到危险,立即让陈聋子加紧大军行程,自己点了五千飞骑先行火速奔赴京城。

在行军途中,谢策一封封信发给卫楠,却始终不见卫楠的回信。他心急如焚,好在左手无名指那圈浸血的红线还在微微发烫,提示着这施咒之人还在世,谢策才能镇定地带着人马在黑夜里狂奔。

两个时辰后,谢策左手无名指自己动了一下,他欣喜若狂地让飞骑驻马停下,连忙从怀中掏出符纸,在火把的照耀下看着卫楠的回信:“我无事,没受伤。我挟持周堂上了崇明殿,杀手在长阶石门阻击御林军,我与几个老弱病残在崇明殿内等待策儿来救我。”

谢策悬了两个时辰的心终于放下来,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他连忙擦掉眼泪,又带着人马加快速度往京城方向飞奔。

谢策恨不能生出双翅,一颗心早已飞到京城那座皇宫中了。片刻后,他终于隐隐约约看到了那期待已久的斑驳城墙,心中狂喜,马上就可以把楠哥哥救出来了,以后可以一辈子不用分开了!

突然,东北方天空中升起一个红色烟火,炸得天空一片血红,发出令人心悸的警报声。谢策勒马停住,连忙问道:“谁懂那个信号是什么意思?”

“太子殿下!那是东北大营主帅阵亡的信号!东夷人破了东北大营!”飞骑营将军立刻回道。

这个噩耗像是一盆冰水,将谢策从头到脚浇了个透心凉!一腔热切的期盼顿时被这噩耗冻结……随即,他左右无名指又动了一下。谢策连忙掏出符纸,看到了卫楠的第二封信。

卫楠要他掉头去东北大营方向阻击东夷人,不求将东夷人打回去,只求拖住他们行军速度;李癞子和副将带领七十万人马立即改变行军方向,往东北大营方向去接应谢策,务必将东夷人赶出去,并将关隘防御工事修复好;剩下的十万人由曹靖秋带领按照原计划进京。

谢策拿些卫楠的回信看了片刻,绝望感几乎将他淹没,强烈的恨意使他心脏绞痛起来:为什么幸福和复仇都近在咫尺了,却偏偏又生事端!他与卫楠前半生的苦难难道还不够多吗?为什么命运还要这般捉弄他们?

谢策疼得额头冷汗直冒,捂着胸口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飞骑营将军见他有异,立即扶着他低声问道:“太子殿下,是先去救卫先生,还是去援东北大营?”

谢策低头便咳了口血,心脏的痛感下去了一些,他抬头看着天空那逐渐消散的血红,想着卫楠信里的话,强行把满腔柔情狠心地压下去,厉声喝道:“众将士听令!军令有变:东夷人破了东北大营,随我去将这些东夷人打回他姥姥家去!”

听着先锋营山呼海啸的回应,谢策血红的眼睛恋恋不舍地从京城方向移到了东北方。

他尝过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滋味,知道亡国之人有多可悲。他曾经吃过的苦,不能让天下百姓再尝一遍。周家姜家怎么打怎么斗,关起门来终归是中原人自己的事。若是让东夷人打进来,只怕华夏九州百姓从此再无半分人的尊严。

虽然主帅阵亡,但部分东北大营将士还在奋力抵抗,越早有人前去阻击越好。时间拖得越久,东夷人撕出的口子更大!谢策的人马是离他们最近的武装了。练师培的皇属军在京城以南二十里,若等他绕过京城去阻击,只怕大势已去!

谢策将卫楠的信收回怀中,狠心一把擦掉嘴角的血,带着部队往东北大营飞驰而去……滚烫的热泪滴在寒甲上,瞬间被冻成了寒冰。

谢策并没有完全按照卫楠信中说的去做,他让陈聋子带着大部队往东北方向急行军去迎战东夷人;又密令李癞子和曹靖秋挑选十万精英火速前行,务必将卫楠安全救出。

但接到军令的陈聋子却死活要跟李癞子换,因为这么多年支撑他活下去的念头就是等谢策打进京城,亲自报仇雪恨。为了此事,他和李癞子在军营争得都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