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天子继任大统后第二日,做了一件举国震惊之事:他宣布选择正、左、右三位丞相及六部尚书组建正言阁,代替皇帝处理日常事务,直接向皇帝负责,正言阁所有的决定须遵现有皇法。
若正言阁遇到超出有章可循的事务,需皇帝出面亲自定夺;同时皇帝具有一票否定正言阁既定事务的权力。另外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不受正言阁控制。
这样,谢策既把自己从繁重的国事中抽身出来,又避免了正言阁势大夺了皇权的可能。
朝堂上一片议论的声音,可是李京泽和聂如兰不开口,便没有人敢有异议。
李京泽和聂如兰之所以不反对谢策的这一新政,主要是因为三人之前便达成了协议:谢策同意当皇帝的前提是李京泽和聂如兰不得以帝王规制要求他,更不能干涉谢策的婚事和自由;他也答应这两个老家伙,正言阁成员里另外加上他们。
而且正言阁的产生,并不影响皇帝集权在手,只是很多琐碎的事务由正言阁代劳了而已。
正言阁中除了聂如兰和李京泽,剩下的人都是卫楠曾经向谢策举荐过的官员。如今,朝堂早已大换血,卫楠这几个月来已经将周堂旧时那些人逐步给替换掉了。
正言阁正式成立,开始正式运转后,谢策便抽身离去了。除了聂如兰可以单线联系他,朝臣们基本不知道刚上任的大齐皇帝去了何处。
七月的东北大营虽不如朝天山那般闷热,中午时分也着实晒得难受。卫楠一身亲王服正在校场与周奕周启兄弟俩商量军务。他晒黑了不少,人也憔悴了许多。
他刚与周家兄弟说完话,便接到了大齐皇帝颁下的第一道诏令。他跪接完诏令,险些被巨大的惊喜冲得起不来,趔趄了一下竟然差点摔倒。
周启眼疾手快扶了他一把,然后疑惑地看着险些惊喜落泪的卫楠,紧张地问道:“哥哥,你没事吧?”
“无事……我无事……”谢策一把推开他,飞一般往自己大帅帐狂奔而去。王胖连忙笨重地追着他而去,留下周奕、周启兄弟一脸懵在当场。
待卫楠走远,周奕看着盯着卫楠远去的方相尚未回魂的周启,严厉地问道:“启儿,你老实告诉三哥,你是不是对明王殿下关心过头了?”
正出神的周启听到周奕的话,瞬间感觉全身血液都凝固了,脑子“嗡”一下就麻痹了,他结结巴巴地低着头躲开周奕的目光:“哪有……你……三哥……你胡说什么?他是……他是我们堂兄!我是正常关心……”
“启儿,你知道就好!即便他不是我们堂兄,他也不是你能妄想之人!”周奕严厉地看了周启一眼,转身出去了。
卫楠心中被狂喜填满了:谢策果然做到了他的承诺,既当了皇帝,又把自己从繁重的朝堂事务中抽身出来!
一直以来,卫楠根本没有相信过谢策这些承诺。当了皇帝的人,哪里还由得了自己?都是身不由己地被推着往前走,不管愿不愿意。但谢策这痴人竟然真的做到了!
卫楠在大帐内快速踱步,反反复复走了好多遍,好想找个人分享自己此时内心的喜悦,可是想来想去竟然也找不出一个人可以分享这件事。
瞌睡正好遇到枕头,正在卫楠没有地方释放自己内心喜悦时,陈尤青背着药箱进来了。
他一抬头便看见卫楠脸笑成了一朵花,一双桃花眼像是盛了美酒般让人沉醉,幸福感都要从他上扬的嘴角和眼角溢出来了。陈尤青连忙低下头,心中“噗噗”直跳,心道:这祖宗今日又要干些什么?
卫楠还没等他行完礼,便一把抓住他胳膊,连声音里都隐藏不住喜悦:“陈大夫,皇上成立正言阁了!你听说了吗?”
陈尤青一脸懵,这种高规格的诏令,连明王都是刚接到,他一个大夫怎么会比卫楠还先知道。
“什么……什么正言阁?殿下恕罪,微臣没听说!”陈尤青连忙低下头。
“就是……皇上有以后有更多的自由和时间了……他真的做到了!”卫楠语无伦次地解释了一下,又闭口不言了。
他低着头快速踱步,不向陈尤青过多解释,像是完全忘了这个人的存在一般,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脸上藏不住的笑意。
陈尤青看着这祖宗高兴成这样,想必是与那位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心里也一下放松了:这一个多月来,卫楠时不时就威逼利诱让他细说谢策吩咐他来这里的细节,连谢策的细微表情都要他去仔细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