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页(1 / 2)

“翠容姐,你都在说什么啊?别人是别人,郡主是郡主,郡主不是个喜怒无常的人。”乐清可不喜欢听这些,金大腿的好,她再清楚不过了。

以前她是仗着对书中徐清君的了解,现在她是仗着自己对徐清君的了解,几个月的相处下来,徐清君是个什么性子,乐清再清楚不过。

那是个外冷内热的家伙,有时候会很别扭,有时候又很霸气。徐清君有很多面,乐清一直好奇,小说里的人物变成现实后,感觉比书中的她更加美好。

怎么会遇到徐清君呢?一个每一面都长在她审美点上的人。

翠容见乐清说的一脸坚定,叹了口气,“我知道,郡主对你真的很好,也很纵容你,况且观郡主为人,她绝不是个翻脸无情之人。可是,她是皇室啊!她是郡主,而且是陛下最疼爱的侄女,位同公主的郡主。”

不是出生在古代的现代人,注定无法理解古代人骨子里对尊卑的认知,阶级的划分将他们的世界直接固化成为金字塔,身处金字塔下的人,绝望的望着金字塔上的人,他们觉得自己就算是用尽毕生力气,也不可能跨越阶级的划分。

“翠容姐,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是你放心,郡主绝对不会辜负我对她的一番心意,我们会好好的。”乐清有些奇怪的皱了皱眉头,她说的话,乍一听怎么怪怪的?“反正,我绝对不会怀疑郡主对我的心,时间会证明一切。”

翠容眨眨眼,突然觉得有些怪,她好似在哪儿见过这桥段,在哪个话本子里吗?乐清和郡主像是一对鸳鸯,而她是在一旁掺和,要棒打鸳鸯的人。

翠容打了个冷颤,将脑海中奇怪的想象扔到一旁,郑重说道:“希望你日后不会后悔今日所言,也希望你们能安安稳稳的。”

更奇怪了。

乐清和翠容对视无言,尴尬的沉默在空气中蔓延,最后还是拿饭的小丫头打破了宁静。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乐清就被翠容带到了一处小院子。

小院子中,早早就有二三十个工匠等候了,他们昨日傍晚到的,后来被从流云安排在此处。清晨的见面该发生在昨日,但昨日乐清昏睡过去了,直至半夜才醒,见面便推倒了今天。

“所谓好事不怕磨,虽耽搁了半天,但大家的精神都很好。”乐清和工匠师傅们也不是第一次见了,之前做其他的工艺品,他们经常打交道,“各位师傅们想必知道,近些时日,我新得了一玻璃配方,前些日子烧出了一些成品,但成品还有瑕疵。邀各位师傅前来,一则是继续研究配方,直至配方完善,可有序生产,二则是想让各位师傅们提前适应玻璃的手感,好做一些新的尝试。”

工匠们躬身应是,态度卑微,乐清见此很是不适,又吩咐了几句就赶紧走了,她真是看不得这种场面,一群大佬向她毕恭毕敬的,她何德何能啊!

这些工匠是郡主府养的工匠,乐清称呼他们为师傅,实则他们也有卖身契,属于贱籍。

在大周,真正拥有技术的工匠分两种,一个是官方工匠,读书识字,工匠手艺传家,在工部有位置的大家,一个是没有田产,登记在册的工匠,二者唯一相同之处,便是为工匠者,传承子嗣皆为工匠,不可更改户籍。

前者自然是被世人尊重,家有万贯,日子过的十分舒心,后者却不然。

后者的地位好时为各高官府上贵奴,差时可能连饭都吃不起,上街要饭被查出来是工匠,就会被官府抓走做苦役。

这是大周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工部的工匠大多是大周开国时便跟着周太|祖的工匠后裔,而登记在册的工匠,一部分是民间流民,一部分是前朝叛乱反贼家中豢养者。

乐清疾步向外走,她小心脏还在扑通扑通的瞎跳,搁现代,这些工匠那一个个都是国宝级的大师啊!

亲眼见证工匠师傅们手艺的乐清没法淡定,后世稀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她一个抱大腿的,怎么有资格在大师面前耍威风!

希望玻璃能顺利做出来,并且顺利生产,乐清打算拿着做出玻璃的功劳向徐清君讨个赏赐。

让工匠从郡主家奴变为工部大臣肯定不行,但郡主开口,给工匠们一个普通的农民身份还是可以的。

在古代农业大国,农民的身份真的很好,不管是向上还是向下走,阶级对农民的要求最小,而且不会硬性要求,农民只能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