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2)

虽然是为世情所迫,被逼无奈。说来说去,都是这万恶的封建社会!

离了寿材铺,王大伟在北街随意转了转,买了一斤盐,一小壶菜籽油,约么有半斤。

吴三桩赔的十两银子,买棺材、纸人、纸钱花了四两半,如今尚余许多。盐巴五十文一斤,菜籽油一百文一壶,倒也不是买不起。

……就是得藏好了,不然他还没尝到个咸味儿,东西就得进别人的肚子。

王大伟忧愁地叹气:他算是知道为什么那些勤快的原住民要搬走了。和这些没脸没皮爱占便宜的人做街坊,谁家就是有钱也不敢拿出来花啊。

太打眼了。

出城的路上还遇到了几波捕快盘查,大约是王大伟穿得太破,又是这城里的生面孔,被当做了难民。还是拿出盖了印章的继任村长文书,才得以证明身份。

然后新任懒汉村村长就被捕快们给围观了。

好事不出门,懒名传千里,丢人都丢到城里来了!

到了城门口,盘查居然比进城时还要严格。王大伟有些意外,毕竟进城查是怕难民混进来,出城是查什么?

“县令大人家里被个难民给偷了,恐怕贼人携贵重物品逃出城。 ”那守城门的小兵也不怪他多嘴,反而扬声朝着出城的百姓道:“那贼人是个哥儿,模样俊俏,穿浅蓝色长衫。乡亲们谁见了报给衙门知晓,有三两银子的赏钱!”

三两银子可不少,抵得上普通农户大半年的花销。人群顿时沸腾了,大家三三两两的讨论起了这个敢偷县令的小贼。

王大伟眉毛一跳,想起了上午见到的那个小兔子一样的少年。好像没见他带什么东西啊……

原以为是因为饥饿才无奈小偷小摸的可怜人,难道他竟看走了眼,放了一个胆大包天的小贼吗?

王大伟心中有些懊恼。

……他向来遵纪守法,讲究公平公正,很少办这种昏头的事儿。他绝对不会承认,是因为看到了那哥儿的脸,才心软的!!!

※※※※※※※※※※※※※※※※※※※※

你的小樰忽然出现2333

写买棺材那段儿我跑去听了一遍《当行论》,最后只有一句话可以参考_(:3」∠)_

跟编编汇报过,正式改名《穿成懒汉村村长》,希望新名字能吸引来更多小天使,许愿!

第10章 棺材风波

王大伟坐着棺寿材铺的牛车回了村子,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他们村虽然收着租子够吃饱饭,却也没有更多的余钱。棺材这样的奢侈品,有几年没见着了,村里除了早年备下棺材的老人们,人没了都是拿席子裹了草草埋葬了事。

王大伟居然给王成梁置办了棺材,还是这样一口气派的棺材!

一群人围着瞧了一会儿,便有个妇人开口道:“这木料瞧着像是柏木呢,不老少钱呢吧?”要不是这是口棺材,恨不能上手去摸一摸。

王大伟垂着眼卸货:“不是,普通的杨木而已。”

“那也不错了,毕竟是足三五板的呢,瞧着就有派头。”妇人有些眼红,酸溜溜道:“村长家里不声不响攒了这些银钱,怎么也不帮扶帮扶村里人,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呢。我家三个小子都没说上媳妇……”

这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就是,村长家里头瞒着大家伙儿发财,可不厚道。棺材这东西总是要埋在地底下的,也用不着买这么好的,还不如拿出银钱来帮衬帮衬村里……”

“可不,就是换些咸盐也好啊,家里好久没个咸味儿了。村长好容易去趟县里,真没带点儿别的回来吗?”

旁边帮着压车的寿材铺伙计都醉了,这些都是什么人啊?

王大伟面无表情道:“这是拿我叔父准备买媳妇的银子置办的棺材。他挣下的钱,自然要花在他身上,难道大家伙儿还要抢死人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