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页(1 / 2)

“找到了,在这里”不到五分钟,刘启勇就大声叫了起来。

众人闻声赶过去,只见那弯腰柳树下,黑压压的一大片小鱼。它们通体灰黑色,个个都有二指长。

“这就是火头苗,怎么跟其他鱼没啥区别?”这个时候一个游客低声问道。

“火头可不就是鱼嘛”刘军浩好笑的回答。这东西小的时候看起来和其它鱼没两样,可是等长到一筷子长的时候就露初狰狞。

“我试试看是不是那大火头的苗”刘广聚说着对准火头苗中间扔了一块砖头。火头这东西相当霸道,尤其是在产苗期。一般来说,一片水域在同时期只能有一条火头产苗。即使另外有火头产,也会被较大那只火头吃掉。不过刘家沟这片水域太大,难保不会有第二条。

“咚”随着一声响动,那些火头苗疯狂的逃窜。

“没动静?”就在众人心存疑惑的时候,一个黝黑的声音从水中隐隐浮现。

“好家伙,果然是”这下岸上的人彻底喧闹起来。

“让开,让开,让我把鱼钩扔下去……”说话之间,刘启勇已经从家里拿来了钓鱼竿。那鱼钩附近还特意绑了一大团红绳子,正是用来引诱火头的。

他刚把鱼钩摔在火头苗中间,还没开始抖动呢。突然水面掀起了一道波浪,继而绳子被拉直了。

刘启勇猝不及防,扑通一下子被拉入水中,鱼竿也被拖到深水处。

周围几个人赶忙伸手把刘启勇拉到岸上,这家伙裤子湿了大半截,现在正哗哗往下滴水呢。

“你咋不抓紧?”周围几个人看火头带着鱼竿一路朝堰塘中心逃窜,纷纷开始埋怨起来。

“谁知道它反应这么快”刘启勇也相当憋屈。那家伙根本不讲规矩,自己还没宣布开展,它倒是率先出手了。

“这可咋办,火头惊一次就很难再上钩。”岸上几个人一时束手无策。

“快看,鱼竿停住不动,火头是不是没劲儿了”这时一个游客高声呼道。

“那是脱钩”周围的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一般大鱼没脱钩的话,会一直拽着不丢的。

随着有人拿大竹竿将鱼竿挑到岸边,众人一看那鱼钩都吸了一口凉气,比缝衣针还粗的鱼钩硬生生的被咬断。

“这鱼钩是从启华那里买的吧,你这熊孩子,卖的鱼钩质量根本不过关。”现在没有抓到鱼,刘广聚是逮住谁数落谁。

刘启华顿时冤枉的没处说理,那么大个的火头,就是个金钩也要被咬断呀。更何况,刘启勇拿这鱼钩的时候根本没给钱。

“要不喊刘五爷来,他老人家抓火头有一套。”这个时候刘军浩又开口建议到。

“老爷子来了估计也没招,火头受惊神仙都没办法。”刘广聚虽然不相信刘五爷能有办法,但还是派了个人去养鸡场喊。现在刘五爷吃住都在养鸡场,一般没事不到村里来。

“钓大火头你也敢用这鱼钩钓,不是开玩笑嘛。那火头我看过,快有一百斤。钓这种火头应该用扁担钩……”刘五爷刚到堰塘边,就来了几句惊人之语。

“扁担钩子……就咱们吃水的扁担?”几个年轻人一听这话,等吓一跳:这老爷子才是开玩笑呢。网上曾经有这么一句话“独轮车、扁担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这东西制作非常简单,就是窄竹板下边系上两个钢筋握的钩子。用它挑东西,晃晃悠悠,相当省力,以前在农村经常用到。

不过那扁担钩子有指头粗呢,用它钓火头,怎么也不能想象。